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实务中确认和计量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传统会计影响历史悠久,也是会计实务中最有影响力的原则之一。自Watts(1933)提出相关研究框架和Basu(1997)构建出会计稳健性的模型之后,出现了大量围绕会计稳健性的度量、产生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的国外研究文献。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中国资本市场数据也证明了会计稳健性的存在及债务契约等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目前也有少量实证研究文献研究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然而,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不论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是对其经济后果的研究,大多都只考虑了微观层面的因素,集中到公司层面特征或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较少考虑宏观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作为一个系统性因素必然会影响到企业这个微观主体的行为。货币政策变动时,如由宽松转为紧缩,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行为可能会因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那么,货币政策转为紧缩时,企业会计处理所表现出来的会计稳健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此外,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市场货币供应总量和信贷总量对企业的债务融资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的波动对银行贷款影响更大。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随之而来。货币政策紧缩时,银行更注重对风险的控制。那么,银行在慎重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综合风险时,会将会计稳健性考察在内吗?也就是说,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是不是更符合银行进行风险评估时所考察的因素,从而更受银行青睐呢?本文基于此,试图研究不同货币政策时期会计稳健性的表现如何和货币政策紧缩阶段会计稳健性对银行贷款的获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从而为企业、银行、政策制定者等主体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以2005年~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定义2006,2007,2010,2011年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紧缩阶段,采用Basu模型、Khan and Watts模型和累计应计模型对会计稳健性进行计量,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企业会计稳健性更高;货币政策紧缩时,会计稳健性与新增银行贷款显著正相关,基本上支持了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会计稳健性较高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更多。本文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结合研究,有利于丰富会计学术研究选题范围。研究不同货币政策时期,企业会计稳健性的表现和会计稳健性对银行贷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上影响经济发展的渠道和机制,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为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