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自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肩关节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分为3组,分别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每组15例患者,均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其中观察组1予以1Hz rTMS治疗,观察组2予以5Hz rTMS治疗,观察组3予以10Hz rTMS治疗。所有患者1周连续治疗6次,进行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上肢简易Fugl-Meyer评定(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估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用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估(VAS量表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评分、WMF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组内比较,在疼痛评估(VAS量表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评分、WMF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评分)方面,各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在疼痛评估(VAS量表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评分、WMF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评分)方面,三个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估方面,观察组3的VA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观察组1和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方面,各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肩关节痛患者经不同频率rTMS联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疼痛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但选取10Hz rTMS治疗在疼痛缓解上的疗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