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初中生排球垫球学习中不同目标设置对其自我效能及成绩的影响,探讨其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原因,本研究在梳理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逻辑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初中生排球垫球学习中不同目标设置对其自我效能及成绩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初中生自我效能水平及提高初中排球垫球技术教学效果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以不同目标设置对初中生自我效能及排球垫球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初一年级的二、三、四、七班共80名志愿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短期目标组20人、长期目标组19人、短长结合目标组20人及未设目标组21人。实验时间为12周,测试三次,即实验前、实验中期(6周)和实验后(12周)。实验前不同组别受试者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自我效能水平、排球自垫球成绩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受试对象同质性较好。经过6周和12周的教学实验,学生分别完成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排球自垫球测试,测试指标为自我效能水平、自垫球量化成绩和自垫球技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前后,初中生自我效能水平存在统计学上极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其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幅度逐渐增大。短长结合目标组自我效能水平与短期目标组、长期目标组及未设目标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短期目标组与长期目标组、未设目标组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短长结合目标组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其他三组提高幅度的差异不明显。(2)实验前后,初中生自垫球量化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实验中期,短期目标组、短长结合目标组的提高幅度却明显高于长期目标组和未设目标组。而在实验后期,短期组和长期组的总体增长幅度却相差不大,只有短长结合目标组在自垫球量化成绩上提高幅度较大。(3)实验前后,初中生自垫球技评成绩得到显著性提高,并存在统计学上的极显著性差异。短长结合目标组与短期目标组、未设目标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长期目标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提高幅度上,短长结合目标组占据明显优势,而短期目标组和未设目标组则相对落后。(4)鉴于不同目标设置对初中生自我效能、自垫球量化和技评成绩的影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是提高初中生自我效能水平和自垫球成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