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的概念自2013年诞生于游戏产业、2014年进入影视文化产业,随即成为影视行业的热门现象级词汇。随着这波IP热潮成长起来的大批以校园人物为表达对象、以成长为主题的优秀校园题材影视IP作品,以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的形式登陆大银幕、电视荧屏和视频网站中,受到主流受众和市场的广泛关注。与影视市场的繁荣发展相对比,我国学术界对与IP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学术界大范围关注IP始于2015年,关于IP的讨论很多,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且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宏观视角探讨IP的兴起原因、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问题,以IP影视呈现形态(如IP电影、IP剧、IP网络剧等)、IP改编来源(如网络文学、音乐等)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基于题材类别的IP研究比较少,关于校园题材影视IP的研究寥寥无几。校园题材影视IP理论研究的进度不能匹配影视市场的发展速度。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针对“校园题材影视IP的开发与传播”做出如下研究工作:(1)梳理“校园题材影视IP”的概念。根据学术界对IP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对校园题材影视作品的相关研究,本文梳理出“校园题材影视IP”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拥有巨大开发潜力、围绕校园展开、以校园人物为表达对象、可供影视化开发的创意性知识产权”。(2)梳理校园题材影视IP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及市场发展现状。基于IP的市场发展和理论研究,从国家政策法规对影视市场的影响、“互联网+影视”环境下影视公司的产业变革及新媒体环境下市场需求的层面,探讨校园题材影视IP的产生背景及原因;根据校园题材影视IP发展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将校园题材影视IP的发展历程界定为萌芽期、繁荣期与理性发展期;分别从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及网络剧产业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校园题材影视IP产品的市场发展现状。(3)从传播学视角分析校园题材影视IP的开发过程。基于传播学的5W模式,从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受众(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五个方面探究校园题材影视IP的传播过程。(4)根据5W模式下对校园题材IP市场及开发现状的研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的维度出发,发现校园题材IP影视作品在影视市场中存在市场占比小、题材价值观受限制、受众市场定位不明确及炒作噱头大于内容创作等问题;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探究;提出校园题材影视IP作品应以理念为念、内容为王、大数据为辅、走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的精品化路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