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也相对忽视了社会建设,造成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时至今日,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改革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危机的集中爆发期。公共危机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考验,特别是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基层政府与社会的接触最为紧密,在危机发生时受到的冲击最大;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直接决定着危机的处理效果,决定着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选择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危机的多发性、破坏性与政府治理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传统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基层政府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合作治理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合作治理理念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从这一理念出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改变过去政府独自治理的局面,将社会力量引入公共危机治理之中,形成一种“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这也是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从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入手,以深圳市宝安区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论文结构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文献综述、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和不足、论文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是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包括对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基层政府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合作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的阐释。第三部分是宝安区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包括宝安区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和宝安区公共危机管理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是宝安区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其中,对问题分析的主要是从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力量参与两个角度展开,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则主要从政府职能、公民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法制保障四个方面着手,并剖析了宝安区样本的典型意义。第五部分是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其经验总结,包括对政府型危机管理模式和社会型危机管理模式的介绍,对伦敦、纽约和东京公共危机模式的个案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经验的总结。第六部分是合作治理语境下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案设计,包括合作治理理念下公共危机管理模型的构建,完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就如何提升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和完善基层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论文的基本结论进行了概括,并对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以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切入点,以深圳市宝安区这一基层政府作为分析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二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多元治理”的视角出发,用“合作治理理论”来指导和分析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具体实践,选题视角较为新颖;三是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型危机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