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新手阶段是其整个成长发展过程的起步阶段。对于教师而言,参加工作后的两三年是能否迅速掌握教育知识、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顺利达到胜任阶段的关键时期。而目前我们对新手教师这一群体研究太少,特别是对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生成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新手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步掌握和运用教育知识、胜任教师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冲动受挫期;(2)平稳反思期;(3)加速发展期。教育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施教学行为所必须具有的,影响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知识。教育知识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实践和其他途径内化到教师头脑中,形成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教育知识包括一般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的知识、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的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知识、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教育知识的生成是指新手教师在职前正规的师范院校教育基础上,通过入职训练和教育教学中的“做中学”,经过反思和顿悟,将教育知识内化到教师的头脑中,成为自觉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过程。教育知识的生成,依赖于主体一系列的能动的智力活动,完成对教育知识的领会。也就是在前人经验指导下,正确反映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属性与联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与前人经验相一致的认识过程。这是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具体事物抽象化的过程。笔者提出了教育知识生成的“问题-反思-顿悟”模型。教育知识的生成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二是结合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反思;三是在反思的基础上,顿悟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将教育知识内化,完成一个教育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样,在“问题-反思-顿悟”的循环交替中,新手教师的教育知识逐步生成,日渐丰富。在教育知识数量增加的同时,熟练程度也在加深,一些教学技能逐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影响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的因素既有教师的个人内部因素,如教师的智商、认知特性、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等等,也有社会、学校、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促进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的策略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才能更有效。根据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的生成过程特点和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促进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的四条策略:(1)充分发挥新手教师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改革现有的教师实习、见习制度;(3)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手教师成长的指导和干预;(4)利用校本培训资源促进新手教师教育知识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