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蛋白激酶基因TaSnRK2.3/4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oqi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其生产与人类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然而干旱、极端温度等逆境条件严重制约了小麦的生产。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植物在逆境下体内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受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共同调节。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Sn R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中Sn RK2参与多种逆境信号的转导,在植物抗逆、根系发育等方面起关键作用。从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发掘Sn RK2优异等位基因,为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提供基因和功能标记,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小麦TaSnRK2.3和TaSnRK2.4的序列多态性,根据变异位点开发功能标记,探讨TaSnRK2.3和TaSnRK2.4与小麦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发掘优异单倍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强抗旱品种旱选10号为材料克隆了TaSnRK2.3s基因,基于变异位点开发了功能标记。根据基因组来源,TaSnRK2.3位于A、B和D基因组的编码区序列分别命名为TaSnRK2.3-1A、TaSnRK2.3-1B和TaSnRK2.3-1D,其序列长度依次为2999、2862和2817 bp。以32份小麦种质资源组成的多态性群体为材料,在TaSnRK2.3-1A上检测到4个SNP变异位点,分别位于内含子和3’UTR区域;TaSnRK2.3-1B有10个多态性位点,包括2个1 bp的Indel和8个SNP,分别位于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其中位于928 bp处(C/T)的变异引起脯氨酸→丝氨酸的改变。在TaSnRK2.3-1D序列中没有检测到多态性位点。基于TaSnRK2.3-1A中第1898、2905 bp处的SNP位点,分别开发了功能标记AM1和AM2;基于TaSnRK2.3-1B中第2153、2638 bp处的SNP位点,分别开发了功能标记BM1和BM2;这四个位点依次记为2.3A-SNP1、2.3A-SNP2和2.3B-SNP1、2.3B-SNP2。(2)利用功能标记检测262份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的基因型,并与干旱(雨养)和灌溉条件下的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自然群体中TaSnRK2.3-1A存在三种单倍型:Hap-1A-1、Hap-1A-2和Hap-1A-3,它们均与株高和千粒重显著关联,其中Hap-1A-1是降低株高和提高千粒重的优异单倍型。TaSnRK2.3-1A的多态性位点2.3A-SNP1和2.3A-SNP2均与株高显著关联,其中2.3A-SNP1-C和2.3A-SNP2-A均为降低株高的优异位点,其组合即为优异单倍型Hap-1A-1。TaSnRK2.3-1B主要有两种单倍型:Hap-1B-1和Hap-1B-2,与株高、千粒重和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其中,Hap-1B-1是降低株高、提高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和千粒重的优异单倍型。TaSnRK2.3-1B的多态性位点2.3B-SNP1和2.3B-SNP2均与株高、千粒重和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其中2.3B-SNP1-C和2.3B-SNP2-G均为降低株高、增加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和千粒重的优异位点,其组合即为优异单倍型Hap-1B-1。(3)以157份地方品种和348份现代育成品种为材料,分析基因单倍型的地理和年代分布。从地方品种到现代育成品种,TaSnRK2.3优异单倍型Hap-1A-1和Hap-1B-1在我国十大麦区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在每个麦区中的频率也大都增加。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这两种优异单倍型的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4)以自然群体中的极端株高品种为材料,在茎秆的第四节点基本可见时取样节间组织,对TaSnRK2.3-1B单倍型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发现Hap-1B-1在穗下节中的表达量最高。(5)对TaSnRK2.3-1B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元件分析。在自然群体的株高极端材料中克隆了TaSnRK2.3-1B两种单倍型的启动子序列,长度分别是2031、2024 bp,两种单倍型Hap-1B-1和Hap-1B-2之间的多态性位点共有14处。利用Plant CARE数据库预测Hap-1B-1、Hap-1B-2这两种启动子序列的元件,其发现均存在多个响应逆境的顺式作用元件,进一步证明参与逆境胁迫应答反应。此外,Hap-1B-2存在地上部特异表达的元件as-2-box,而Hap-1B-1启动子区无该元件。(6)以旱选10号为材料克隆了TaSnRK2.4s基因,并基于变异位点开发了功能标记,开展关联分析。TaSnRK2.4在基因组A、B和D中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依次为4257、4457和4200bp。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将TaSnRK2.4定位于第三染色体同源群,分别命名为TaSnRK2.4-3A、TaSnRK2.4-3B和TaSnRK2.4-3D。多态性检测发现,TaSnRK2.4-3A在2478 bp处存在A/G的SNP变异,使得第173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基于该位点开发了功能标记4AM1。小麦自然群体中的TaSnRK2.4-3A分为两种单倍型:Hap-3A-1和Hap-3A-2。TaSnRK2.4-3A单倍型与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千粒重显著关联,Hap-3A-2是提高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和千粒重的优异单倍型。从地方品种到现代育成品种,优异单倍型Hap-3A-2在我国十大麦区分布的范围更加广泛,频率也更高。借助关联分析等手段,完成了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小麦TaSnRK2.3和TaSnRK2.4优异单倍型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可与传统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并加以利用,对小麦高产抗逆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钢轨、扣件、轨底坡、摩擦系数、轨枕间距等是轨道分析、设计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钢轨横向变形及扭转变形的重要原因。但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考虑横向约束、将车轮模
为制备不易分解的抗菌卤胺高分子并将其应用于抗菌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将海因(DMH)合成一种含有双键的海因单体3-(4′-乙烯苄基)-5,5-二甲基海因(VBDMH),然后将VBDMH与
针对某乘用车早期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前副车架钣金开裂问题,基于CAE模拟台架试验对前副车架的强度进行分析,并对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了最
在分析了素质、素质教育及金融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础上,详尽阐述了在高职高专金融专业教学改革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方法与原理的具体途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强人文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为何要加强人文教育以及高校如何加强人文教育谈了几点认识.
乌拉斯台铜矿预查区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上,区域内地层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预查区内主要出露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本次共在预查区采集225件水系
文章根据东方6+1彩票数据,通过分类建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采用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通过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未来时段的可能出现的状态。通过建立的马尔科夫模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