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AT14A蛋白介导细胞壁合成及其在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hu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T14A蛋白是拟南芥中一个功能未知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中有一段与动物整合素蛋白相似的保守序列。作为跨膜受体蛋白超家族之一,整合素是动物细胞质膜上胞外基质-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ECM-PM-CTK continuum)的中间成员,参与了信号的双向转导过程。胞外基质-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是所有真核细胞所共有的一种结构。植物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质膜上的联结分子还未形成定论,而该联结分子和连续体参与了植物包括干旱胁迫响应在内的多个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还不清楚AT14A蛋白是否就是植物细胞中的整合素蛋白(又称为类整合素,integrin-like protein)。并且,胞外基质-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在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清楚。本研究以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研究了AT14A蛋白的功能,特别是AT14A蛋白对细胞壁及其组分间的影响及其在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RT-PCR和TOPO克隆的方法从野生型拟南芥中克隆出了AT14A基因,并与报告基因GFP融合构建表达载体,再将其转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植株和悬浮细胞,获得了相应的转基因植株和悬浮细胞体系。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AT14A-GFP融合蛋白在细胞水平主要在质膜部位表达,而在植株水平主要在根尖表达。并且,完整植物材料体系的建立为研究AT14A蛋白的功能(尤其是其与细胞壁的关系和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悬浮细胞的表型观察发现,AT14A的缺失和过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除了60%以上突变体细胞表现为球形,游离单细胞数目较野生型多,并且过表达转基因细胞团块比野生型大外,定量分析表明,野生型、缺失型突变体和过表达悬浮细胞在细胞壁厚度上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野生型>过表达>突变体,拟南芥植株下胚轴细胞壁厚度的定量分析结果也表现了与悬浮细胞同样的规律,并且,下胚轴横切面超薄切片的电镜图片显示突变体细胞较野生型和过表达要大。各基因型拟南芥叶片气孔内壁厚度的变化趋势同下胚轴,即:野生型≈互补>过表达>突变体。 3、测定四种基因型细胞壁成分时发现,过表达植株纤维素含量较高,其次是野生型和互补型(基本相同),纤维素含量最少的是缺失型突变体。四种基因型间果胶质含量差异不明显。进一步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以上四种基因型细胞壁蛋白进行分析得出四种基因型细胞壁中存在差异蛋白点。 4、四基因型拟南芥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不同。从形态学角度看,AT14A缺失型突变体和转AT14A-GFP融合基因过表达的拟南芥植株要比野生型植株更为抗旱。在相同的干旱胁迫进程下,缺失型突变体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的变化均比野生型大,这与其抗旱表型相一致。而转AT14A-GFP融合基因互补型与野生型几乎没有差别。但干旱胁迫对AT14A缺失型突变体和转AT14A-GFP融合基因过表达的拟南芥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不大,这说明AT14A基因的缺失或过表达,影响了植物体内干旱胁迫诱导的ABA的合成过程。 以上结果表明,AT14A蛋白可能是拟南芥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的中间成员之一,并与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壁组成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细胞壁和(或)细胞壁与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细胞对干旱胁迫的感知以及干旱胁迫诱导细胞合成ABA的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缓解城市用地困难,各种地下建筑物向着大、深的方向发展,地下工程的规模日益增大、数量日趋增多。
古运河暗渠洞身段长435m,分26节。过水断面为三孔一联圆拱直墙型式,单孔过水断面为6.6×8.2m(宽×高)。其中,穿高速拱涵段长80m,管节编号19#~26#,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拱顶覆土厚度为
β-半乳糖苷酶(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β-D-galactosid.galatohydrofase,Ec3.2.1.23)通常被称为乳糖酶,它能够催化β-半乳糖苷化合物中β-半乳糖苷键发生水解,还具有转半乳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促使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
为了分析苏伊士型油船货油舱透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特点,本文结合最新的SOLAS公约、DNV规范和USCG规则的要求,介绍了货油舱的布置,分析了系统的设计依据,对呼吸系统和透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