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翻译文化转向出现之后,翻译研究就成为了一种文学分析手段。翻译的意义不再单纯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形式的实践活动,它还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转变。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等将翻译放到文化的大背景里考察,使翻译不是在真空里进行。文化学派将译入语作为研究取向并涉及到了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亚裔文学作为一支强劲的文学力量,逐渐以令人瞩目的勃勃生机登上美国主流文学舞台,这其中便包括了初露锋芒的华裔美国文学。华裔作家通过移居美国的父母自然的继承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作为美国文学的分支,美国华裔作家所书写的中国故事便不是原生态的中国文化,特殊的族裔身份以及成长教育背景决定了那些故事只属于他们自己。然而,华裔美国作家笔下极具异域风情的描写一方面满足了美国主流英语读者对于华裔美国人生活状态以及所谓的“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为华裔美国作家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美国社会赢得了关注甚至是某种程度的认可,这种认可为华裔美国文学进入主流美国文化打开了一扇门。
国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1998年到2004年间,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被大量的引入国内,其中不少作品也出版了中译本。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涉及到大量的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元素,这种与中国文化的特殊关联性使得华裔美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有别于其他的外国文学作品。当译者将原作中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等元素还原到其本源文化中时就涉及到了回译的问题,这也是华裔美国文学相较于其他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时的不同之处。回译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此时便成为了一种文学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当代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倡导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绝对的服从于所译文本并成为原文最亲密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详尽的考察原语言的发展情况并将原文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列入考量范围,在当时的情境下亲密的体会原文并获得对原文的理解。翻译并不是对意义堆积的转移,而是在权力和政治的影响下进行的一种意义的散播和建构。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译者必须再现原语言所具有的内在逻辑以及修辞和静默,以达到对原文的充分尊重。
本研究将华裔美国作家汤婷婷的《女勇士》作为研究文本,借用斯皮瓦克的翻译理论对《女勇士》译本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回译以及回译过程中的译者角色进行分析。通过对《女勇士》译本的研究,论文发现译者对于原作的翻译主要运用了异化的方法,充分的体现了对原文本的尊重。而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译者则选择了归化译法,将这些目标语读者熟悉的元素还原到其本源文化中,这一做法虽然为译本赢得了大批的读者群,但在某些程度上抹煞了原文语言中的特殊性,偏离了原作者的创作初衷。此外,《女勇士》中译本中随意添加的旁批也让目标读者群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论文指认为在全球一体化加快的今天,译者应当摒弃程式化的非此即彼的翻译观念,创造性的运用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语言文化本身的特点,达到两种文化的平等对话。
本文旨在将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置于新的翻译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为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开拓新的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