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浦东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人民素质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的排水泵站、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也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已建有雨污水泵站约140座,雨污水管道长度超过2000公里,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已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浦东新区在排水管理上还存在若干的问题,如城乡分布不均,重城市化地区管理,但许多乡镇还存在雨污水管道空白区域,导致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现象严重;政府服务效能不强;监管力度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日益重要。2005年,浦东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随后又提出了实施环境优先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城区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大力推进截污纳管,消除河道黑臭,确保2010年污水纳管处理率超过80%,因此加强排水管理愈加重要。本文在对浦东排水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列举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社会中介组织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认为当前浦东排水管理存在问题的实质是现有管理模式以行政主导为主,导致政府的服务效能有效供给不足,满足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浦东发展的需要。针对上述实质性问题,提出新的排水管理模式,其核心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利用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来提高排水管理效能,确保防汛安全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适应新区体制改革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