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知识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结论的过程。多样性效应是指在归纳推理时人们倾向于使用更加多样的证据来支持所要得出的结论。利用多样性进行归纳推理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环节。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下文简称自闭症儿童)归纳概括能力不足,无法整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新的问题,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认知自然也会表现出局限、刻板的特点。而社交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因此,自闭症个体的归纳推理能力及多样性表现可能和其核心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解释核心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具体表征。本研究包含四个实验,选取言语智力和非言语智力相匹配的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约25人,使用Tobbi Pro X3-120眼动仪采集数据,关注在不同条件的归纳推理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在多样性得分和眼动数据中的多样性效应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实验一:基于物理属性的角度,采用简化归属法,探究了材料特征和样组区分度对自闭症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自闭症儿童能够表现出多样性效应,但和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普通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2)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单一特征材料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低于非单一特征材料;(3)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样组区分度大时的多样性得分显著高于样组区分度小时的得分。实验二:采用经典归属法,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形成了两种归属情境,探究了材料类型和样组类型对自闭症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自闭症儿童多样性表现不足,仅在眼动指标中表现出多样性效应,且和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普通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2)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非生物材料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高于生物材料;(3)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样组类型为单个组/多样组时的多样性得分显著低于样组类型为同质组/多样组时的得分。实验三:采用寻找证据法,继续探究在不同材料类型所对应的情境下,线索提示对自闭症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自闭症儿童的多样性表现不足,仅在眼动指标上表现出多样性效应,且多样性得分显著低于和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普通儿童;(2)证据线索对自闭症儿童的多样性得分和眼动数据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普通儿童的眼动数据有影响,证据线索充分时,普通儿童对多样组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低于证据线索不充分时的情况。实验四:采用属性扩展法,关注社会信息,在属性更加丰富的情况下探究材料类型和样组类型对自闭症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自闭症儿童多样性表现不足,仅在眼动指标上表现出多样性效应;(2)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非生物材料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高于生物材料;(3)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样组类型为单个组/多样组时的多样性得分显著低于样组类型为同质组/多样组时的得分。综上得出以下结论:1.自闭症儿童的归纳推理存在一定的多样性效应,但总体表现较弱,且与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普通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2.实验材料的选择影响儿童的归纳推理及认知加工过程,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刺激信息更加丰富的材料关注更多;3.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归纳推理中,对前提项目数量变化带来的多样性信息不敏感,但可以利用其它知觉差异带来的多样性信息进行推理;4.在归纳推理时给与多样性提示,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不大,但可以加快普通儿童的认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