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实现该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出现了退化现象,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研究了黄河三角洲面积较大的刺槐林的退化问题。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了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各种湿地类型的土壤、植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刺槐林直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中度和重度退化的刺槐林。土壤容重增加,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变得紧实,保水性能降低,影响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也呈现降低的趋势。与未退化林地相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的土壤有机质(全层)含量下降了27.1%,48.7%,56.6%,全氮下降了9.9%,17.9%,32.1%,碱解N下降了29.3%,36.7%,43.6%。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刺槐林地土壤表层和下层的土壤容重、空隙度差异变小,表层与下层土壤有趋向均化的趋势。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40-60cm土层的主要土壤养分的依次降低的幅度大于0-20cm土层养分的降低幅度。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也都随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在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的林地中逐渐降低。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总空隙、毛管空隙度、土壤含盐量、pH值是影响退化刺槐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刺槐与白蜡、臭椿的比较研究表明,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总量白蜡林地>刺槐林地>臭椿林地。白蜡、刺槐、臭椿垂直根系的研究表明:白蜡表现为浅根性,大部分的根系分布在0-30cm以上的土层,臭椿为深根性树种,大部分的根系分布在30cm以下的土层,刺槐虽然为浅根性树种,在所调查的区域30cm以下的土层也有较多分布。逆向演替的湿地群落,一般由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向光板地方向进行,但如果生境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较多,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由于不能忍受经常性的积水危害,会逐渐被芦苇群落取代。从白茅群落到光板地,植物的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群落中伴生种的数量逐渐降低,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减少,群落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湿地群落的土壤在逆行演替中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土壤容重增加,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逐渐减小。从白茅群落到光板地,土壤主要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均有明显下降。在湿地演替过程中,光板地、翅碱蓬群落、柽柳群落有机质含量与白茅群落相比,降低了81.0%、67.4%、59.5%,全氮含量降低了61.1%,59.6%,41.2%。碱解氮含量光板地、翅碱蓬群落、柽柳群落与白茅群落相比较,分别降低了69.2%,60.1%、46.8%,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了19.5%,7.9%,4.7%。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湿地的逆向演替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的数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放线菌的数量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白茅群落>光板地。土壤线虫总数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光板地,寄生线虫、食细菌线虫、扑食-杂食线虫的数量最大值都出现在白茅群落,最小值出现在光板地,食真菌线虫在湿地中个体数量很低,线虫的多样性也表现为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光板地。不同生境中芦苇群落的生物量表现为:生长在黄河河道的大于生长在防洪坝以内大于生长在滩涂上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主要养分的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未表现出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