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治性的问题无所不包。
本论文分五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了莫里森的创作生涯、历史上的黑人女性形象、女性主义、妇女主义和莫里森的妇女主义思想。第二章分析了《秀拉》中受经济压迫而疏远的母女关系。第三章分析了《所罗门之歌》中受父权和白人主流文化双重压迫而失落的母女关系。第四章分析了《爱娃》中奴隶制压迫下扭曲的母女关系。最后一章总结指出黑人母女关系的失落和扭曲意味着黑人文化的断层。黑人母女只有通过妇女主义提倡的姐妹之爱、兄妹之爱融入代表黑人文化传统的社区,才能弥合母女关系中的创伤,确立自我身份,延续黑人文化。莫里森这三部小说的发展正体现了她对黑人母女寄予的深情和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