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精神”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初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十七大对其进行了详细科学的阐述,十八大又提出了24字方针正是从价值目标追求层面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其中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将这个重要的价值理念落实到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将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起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全社会共同认可的“共产党人精神”即“彻底革命、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改革创新、廉洁自律、和平发展”。对“共产党人精神”进行传承,不仅可以成为对广大不同群体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而且也将促进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中国共产党人、中共团员是传承“共产党人精神”的主力军,而社会、学校、党政机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场地。理顺理清“共产党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将两者相互补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引导广大群众的行动指南,也使广大不同群体在传承“共产党人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党人精神”的内涵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传承“共产党人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接着揭示“共产党人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探索“共产党人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共产党人精神”传承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有助于“共产党人精神”的传承。最后,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分析,笔者提出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进一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策。将“共产党人精神”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与手段,更好的运用其精神作用,从而更好的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履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准则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为确保上市公司收购成功,收购人往往在收购协议的购买对价之外附加承诺。承诺实质为收购人设定自身义务的独立法律行为,对投资者的意义表现为市场利好下的购入时机。然而在获得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孝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古时统治者用来统治社会的工具。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孝文化教育,从古
麻醉医疗属于一种专业化的医疗行为,本身具有着综合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性等特征。本文从麻醉医疗的概念出发,对麻醉损害进行分类,将麻醉医疗损害分为麻醉技术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