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眼眶占位性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探讨常规MRI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比较不同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差别,探讨DCE-MRI各定量参数在诊断眼眶恶性占位方面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2012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表现为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总结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病理诊断。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RI T1WI、T2WI信号强度及均匀程度、占位的形态学特征。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比较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不同MRI边界表现的构成比。定量参数测定:搜集86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DCE-MRI影像学资料,应用西门子3.0T MR syngo后处理工作站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并计算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和iAUC。分组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分别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眼眶恶性肿瘤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眼眶恶性占位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血管畸形与眼眶肿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分组比较TIC曲线分型: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与眼眶恶性肿瘤三组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CE-MRI各定量参数对眼眶恶性占位的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定量参数的均数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畸形组、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TIC曲线分型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双向无序的列联表分析,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分型、性别、受累眶别构成比的比较采用2×2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MRI比较: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男性68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45.0岁±20.24岁(x±s),右眶受累71例,左眶受累66例,双眶受累8例;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中,良性占位111例(包括血管畸形22例,良性肿瘤89例),恶性占位34例;眼眶占位性病变大部分位于眼眶肌锥内、肌锥外和泪腺区,不同病理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其好发部位也存在差别;眼眶良性占位大部分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及团块状,而恶性肿瘤则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团块状;眼眶恶性占位MRI显示边界模糊的构成比大于良性占位,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1WI上大部分表现为等T1信号,类脂样占位及含蛋白成分较多的囊肿性病变多表现为短T1信号,混杂T1信号主要为血管性病变、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神经鞘瘤及部分恶性肿瘤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2WI表现为信号均匀者多为长或稍长T2信号,表现为信号混杂者比例明显高于T1WI,且表现形式较多,表现为混杂T2者主要为血管性病变、神经鞘瘤、丛状神经纤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及其他一些良恶性占位。DCE-MRI TIC曲线分型比较: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比较: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肿瘤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侵犯眶别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三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和iAU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64、0.752,诊断价值中等;以Ktrans值>0.234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62.1%;以Kep值>0.317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51.7%;以iAUC>29.223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69.0%。排除血管畸形,Ktrans值、Kep值两种参数的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两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697,诊断价值一般;以Ktrans值>0.239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55.6%;以Kep值>0.323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47.2%。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MRI中显示的位置、形状、边界信息对眼眶占位的病理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合MRI T1WI、T2WI及脂肪抑制图像信号特点,对于眼眶占位性质、成分特点的分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RI对个别眼眶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特异性,但大部分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评估还需结合临床特点,如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不同,血管畸形以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良性肿瘤主要为II型和III型TIC曲线,眼眶恶性肿瘤以II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比较TIC曲线构成比不同,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TIC曲线主要为II型和III型,眼眶淋巴瘤TIC曲线以III型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构成比、侵犯眶别构成比等无明显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和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中仅Ve平均值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临床意义有待商榷;设置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界值对眼眶恶性占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