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泌性中耳炎(otitits media with effusion-OME)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粘液、或浆-粘液)而无急性感染征象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常见,儿童发病率尤高,是引起听力损失,尤其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争论,目前比较趋向于OME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致病,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都与本病的关系较大.目的:研究观察CO<,2>激光鼓膜造孔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剂量及并发症.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34例耳鼓膜行CO<,2>激光造孔后观察其在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鼓膜愈合情况,观察其有无并发症,检测其手术前后的鼓室图.结果:造孔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鼓膜于第二十一天开放率同造孔小于2.5mm的鼓膜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未见有持续性穿孔,全部34例耳均愈合,未见有鼓室硬化症、胆脂瘤、眩晕发生,仅有2例出现术后头晕,有1例耳鼓膜出现疤痕,一例(鼻咽癌放疗后)于四月后再次行激光造孔,一例接受了鼓膜置管.结论:耳镜下CO<,2>激光鼓膜造孔提供了OME治疗中比较合适的鼓室通气时间,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是一个低并发症的安全可靠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