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率先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以来,企业多元化经营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与此同时,企业多元化经营也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管理学、产业组织学和公司金融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验证了企业多元化的动机以及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与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范围是由上级政府指定的,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要不要多元化经营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并且,随着外资企业、乡镇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逐渐增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客观环境逐渐具备。目前,中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多元化经营现象开始受到理论界的注意。但部分由于可获取数据的限制,截止目前,采用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屈指可数。并且这些仅有的、相对比较规范的研究文献也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国外企业多元化理论的研究范式,侧重于对“多元化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本论文在对企业多元化的起源和西方企业多元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总体多元化状况和影响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因素进行分析。 本论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起源。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对企业多元化概念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般意义上企业多元化指的就是特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然后以Chandler(1977)对美国现代工商企业及其经理人员兴起的分析为基础,对现代企业的产生、现代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过程,以及美国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与企业多元化状况的变化进行了回顾。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对西方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 第二章从企业多元化动机角度梳理了西方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理论文献。一些关于企业多元化动机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侧重于从市场势力、资源利用、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来分析企业多无化的原因,认为多元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与非多元化企业有着根本的区别。还有研究完全不考虑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纯粹从负债能力,内部资本市场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