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中文也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多数联合国文件首先以英文编写然后译入其他几种官方语言。在过去几年里,联合国启动了将历届英文版《联合国年鉴》译为中文的项目,笔者认为该翻译项目有助于提升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近年来,苏州大学承担起联合国新闻部的部分《联合国年鉴快车》的汉译。笔者作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翻译硕士研究生,参与了6册《年鉴快车》的翻译实践,对整个翻译过程、可能遇到的翻译问题以及可以采用的解决办法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对于准确性、流畅性和一致性的要求极高,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非常注重其翻译原则,尽量保证初稿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译文的讨论、修改和校对阶段花了大量的时间,以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项翻译任务。笔者根据在此项目翻译过程中的所学所得所感,完成了这篇关于《联合国年鉴快车》汉译的案例分析报告。该报告介绍了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理论对《联合国年鉴快车》汉译策略研究的指导作用。在介绍《年鉴快车》的文本特点和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该报告通过分析《年鉴快车》中的翻译案例,对比三个版本的译文(个人稿、小组稿和发送稿),不仅体现了翻译及修改过程,还从词汇、句法、语篇的层面具体探究了其翻译困难及方法,以期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汉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