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完备和旅游业的发展,上海对日本人来说成为“最近的西洋”。20年代日本正流行“中国情趣”的文学艺术思潮,到中国旅游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上海是其中重要一站。许多日本作家都曾前往上海,创作了纪行文章和以上海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上海题材热。1921年3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到上海,当他亲眼目睹到现实的中国状况时,原本满怀期待的芥川颇为失落,对近代中国误读,产生了轻视的态度。1928年,日本新感觉派主力作家横光利一远赴上海,在上海生活了一个月,回国创作了长篇小说《上海》。上海之行对芥川龙之介和横光利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称为是人生分水岭也不为过。本文第一章分析了近代以来日本上海题材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的原因,并梳理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从整体上探讨了两位作家塑造的上海形象的异同。异国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特殊表现,上海形象并非重现中国在实际意义上的真实,而是被塑造出来的话语方式。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意识形态和文化两方面来分析芥川龙之介和横光利一作品中塑造的上海形象。日本作家对上海形象的书写是一种中心性、主体性的叙事,显示出日本人关于国家、民族的想象,既凸显了本民族对东方各国的优越感,又含有在近代世界格局中对本国的焦虑。意识形态影响了作家的认识和态度,同时,芥川的一些看法也游离于主流话语。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接受和“中国情趣”的流行,以及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影响了作者的书写。文本是历史、权利和文化的不断嬉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