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15年初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了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的信息,主要针对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成效、生产与建设(罚则)5个方面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得分为76.80分。其中,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82.12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73.93分。台湾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以RAPPAM快速评估法为准则,请台湾的林业专家、相关保护区管理人员、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等进行细致的打分,得到7个有代表性的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1)从平均得分情况来看,整体处于“良”的状态,其中国家级保护区处于“优”的状态,表明保护区建设管理有所成效,也说明管理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保护区建区时间、经验积累密切相关,即建区时间越长,其管理水平相对越高。(3)从单项因子平均得分来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管理的倾向性各有侧重。结果显示,资源动态监测、科研协作、资源调查、规划编制及实施、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均较为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4)在诸多评价因子中,保护对象变化、管理制度建设、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状况等3个指标,是影响管理水平的3个最重要因子。台湾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对其3类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包括国家公园类型的太鲁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台江国家公园和垦丁国家公园,自然保留区类型的一叶兰自然保留区,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类的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结果显示:(1)台湾地区管理水平均为水平2到水平3之间。(2)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濒危植物方面,事实表明其成果显著,管理经验值得学习。(3)法律法规制定、动态监测、宣传教育等方面,多年来都是台湾保护区的经验和优势,也恰恰是福建省保护区的薄弱环节,亟待福建学习其这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比较研究,发现了双方的异同,尤其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最后,结合福建实际,以及福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从巩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国内先进、国际一流保护区的目标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议提到:(1)立足“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典范的自然保护区。(2)建立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资计划。(3)加强自然保护区立法,既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和国家公园法,又实行一区一法(条例)。(4)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冲突。(5)完善体制机制。(6)建立互联网+数字保护区。(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8)探索联合保护之路。(9)加强科学研究。(10)建立生态文明宣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