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定义,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为社会的存续和发展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就相当重视农业的发展,不断强调农业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我国持续稳步地推进农业发展改革,在此过程中,相关基础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普遍提高,农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缩小了与近代新兴农业强国的差距。不过,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农业科技发展和投资相对缺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逐渐产生了各种问题,出现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效果不够显著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推广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发展现阶段的需要。从现状来看,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在推广内容,推广模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总体而言,研究,推广,生产三者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各环节成果相对单一,推广手段相对落后,推广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而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创新课题这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理论为依据,在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发展空间。通过讨论传统体制下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曾有的推动作用给予肯定,并提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农业本身的进步,现行仅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解决温饱跨入小康阶段的稳步发展过程中,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性、集约性和灵活性需求,从而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滞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当然,在以我国农业安全为前提下,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找到最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方法,是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外农业科技推广的比较,在分析了发展环境条件、推广方法和实践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农业科技推广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尤其是要重视各类农业人才,促进农业教育培训,来改进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