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DIC是体内凝血过程的广泛激活,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1],ISTH小组委员会已经提出显性DIC实验室诊断指标[2]血浆可溶性FIB增加DIC评分预后的能力[3],但FIB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感染和/或血栓病人中常常增加[4]。本研究旨在探讨FIB/CRP代替FIB用于DIC评分的实验室指标,从而提高显性DIC诊断的敏感性及对病人预后的价值。
[方法]:
1.从医院病人病例数据库中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352例ICU(包括EICU)临床诊断或疑似有DIC的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人被排除在外:1)年龄<15岁;2)血液恶性肿瘤;3)Child分级C级的肝硬化;4)伴随化疗或放射治疗:5)已知的凝血障碍或接受抗凝血剂治疗[5];6)缺少部分指标不能进行DIC评分或缺少血浆CRP指标或血浆FIB与CRP之间的检测时间相差超过48小时。
2.审查了病历,查阅诊断或疑似DIC的化验结果,并记录相关资料,及确定病人是否有临床表现与DIC的诊断。并分为对照组(FIB组)与实验组(FIB/CRP组),分别研究它们在显性DIC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3.在这些病人显性DIC的定义由ISTH小组委员会工部的DIC评分累积5分或以上(表1)[2]确定。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相关的标志物,<0.4μg/ml(正常上限对照组)水平,视为没有增加;0.4-4.0μg/ml水平,视为一个中度的增加;>4.0μg/ml水平,视为高度增加[6]。
[结果]:
1.352名病人中有178人达到ISTH的DIC诊断标准(表2),而这些病人中,D-二聚体,PT及CRP是明显增加(表3);FIB是和CRP高度相关(r=0.618,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在DIC评分≥5分的病人中,26.9%(46/178)显示低FIB水平(<100mg/dl),有一病人出现严重低纤维蛋白血症。
3.FIB/CRP在显性DIC病人中明显下降,45%(80/178)的显性DIC病人显示低FIB/CRP(<97)。
4.DIC病人在的评分为≥3分时,CRP的水平明显增加以及升高的病例数量明显增多。
5.实验组(低FIB/CRP,P<97)预测第28天死亡率相对危险为6.07,而对照组(低FIB水平,P<100mg/dl)预测第28天死亡率的相对危险为2.05。
6.对照组及实验组预测显性DIC的病人ROC曲线分析:实验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比对照组曲线下面积(AUC)0.550高。
[结论]:
1.在显性DIC病人中,血浆FIB水平诊断的敏感性低,在少数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严重低纤维蛋白血症。
2.在显性DIC诊断中,低FIB/CRP是比低FIB水平更敏感的指标。
3.低FIB/CRP是比低FIB水平更好的预测DIC病人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