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在不同部位肝肿瘤中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远期疗效,进而探讨氩氦冷冻消融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后不同时间中医症候的变化及肝功能与脾虚证的关系,总结氩氦冷冻治疗的中医属性,探讨联合中医药治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优势。方法:1、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按照冷冻部位的不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病例分为高风险部位组和低风险部位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数据资料的类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两治疗组进行基线均衡性分析,通过m RECIST标准对治疗后目标病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的差异。2、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并发症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病例按照冷冻次数累计,统计不同部位两组氩氦冷冻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次数及冷冻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根据数据资料分别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冷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3、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分析:将随访病例中51例原发性肝癌纳入研究分析,分别按照肿瘤部位、肿瘤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6个月、1年、2年PFS、OS及总生存率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PFS、OS的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综合评估两治疗组的远期疗效;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不同BCLC分期患者的OS为主要终点事件,对生存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4、冷冻对中医症候的改变规律及脾虚证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记录患者冷冻前后的舌脉、症状、体征的变化,统计患者冷冻治疗前与冷冻治疗1周、1个月的证型变化,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统计入组病例的脾虚症候积分,通过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脾虚证的因素,及其与患者肝功能的关系。结果:1、近期疗效纳入研究的合格病例86例,共133个病灶,经冷冻消融治疗后通过m RECIST标准评估,所有病灶经不等次数冷冻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增强CT、MRI或肝脏超声造影,治疗后疗效为CR病灶32个,PR病灶75个,SD病灶24个,PD病灶2个,完全消融率为24.06%,客观缓解率OR1^(CRC+PR=80.45%。高风险部位组与低风险部位组近期疗效未见显著性差异。2、并发症发生率86例患者累计行166次冷冻,冷冻造成90次不同程度疼痛,疼痛发生率占54.21%;术后发热14例,占8.43%;针道出血11例,占6.63%;术后乙肝病毒定量升高14例,占8.43%;术后呕吐7例,占4.22%;凝血功能障碍6例,占3.61%;术后血小板下降5例,占3.01%;局部少至中量积液3例,占1.81%;皮肤冻伤3例,占1.81%;冷休克2例,占1.20%;继发感染2例,占1.20%;不全性肠梗阻1例,占0.6%;肝脓肿1例,占0.6%。以上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可得到缓解。未出现胆瘘、胃肠穿孔、肝包膜破裂出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冷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除疼痛外,高风险部位与低风险部位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统计冷冻前后相关指标,冷冻治疗后1周患者实验室指标中ALT、AST、ALP较前上升,ALB、PA、HGB等指标较术前有所下降,PT、APTT、PLT、WBC等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复查AFP、AFU、CEA、乙肝DNA定量、体重变化、KPS评分等指标,AFP、AFU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余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显著差异。3、远期疗效3.1无进展生存期51例肝癌患者纳入远期疗效分析,6个月PFS为33例,占64.7%;1年PFS为22例,占43.14%;2年PFS为7例,占13.73%。按照不同部位进行生存分析,高风险部位组VS低风险部位组中位PFS为9.00±2.20个月VS 12.0±4.102个月,两组PFS及无进展生存率未见显著性差异。按照肝癌BCLC分期进行生存分析,BCLCA期VSBCLCB期VSBCLCC期中位PFS为14.0±2.996个月VS 7.0± 1.871个月VS 7.0±2.041个月,肝癌不同巴塞罗那分期PFS及无病进展存率具无显著性差异。按照不同肿瘤大小分组,直径>5cmVS直径≤5cm中位PFS为8.00±1.265个月VS9.00±2.40个月,统计显示未见明显差异。3.2总生存期6个月0S为49例,占96.08%;1年0S为42例,占82.35%;2年0S为33例,占64.71%。按照不同部位进行分析,高风险部位组VS低风险部位组中位O5为31±5.59个月VS 33±3.604个月,两组未见明显差异。按照肝癌BCLC分期进行生存分析,BCLC A期VS BCLC B期VS BCLC C期中位OS为52.00± 11.225个月VS 32.00±7.128个月VS 33.00±5.371个月,不同分期患者的OS具有显著性差异;按照不同肿瘤大小进行分析直径和>5cm VS直径和≤5cm中位OS为31.0±4.989个月VS38.0± 11.386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无统计学差异。4、冷冻治疗的中医属性冷冻治疗可导致术后1周患者血瘀证频数增加,脾虚证、肝胆湿热证频数较前减少;血瘀证与D-二聚体有关;冷冻治疗可改善脾虚证,脾虚证与肝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不同部位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高,适应症广;冷冻治疗加重气滞、血瘀、痰湿,减轻脾虚及湿热,性属寒凉,联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