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印相关论文
米芾行草书《乐兄帖》,历经姜绍书、张纯修、纳兰性德、梁清标、安岐等人鉴藏,是历来公认的米芾真迹。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北京保......
《三清殿记》和《三门记》同为赵孟頫中年时所书,风格相近,被称为赵孟頫楷书中的“姊妹篇”,兼具书法、文学与文献价值,但两卷在流传过......
窦氏兄弟《述书赋》是目下所见第一部全面而详细地收录鉴藏印及相关信息的书学、画学文献,有开创之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其后......
关键词:绵亿;书画鉴藏;鉴藏印;书画创作 一、绵亿的生平 爱新觉罗· 绵亿, 字镜轩, 号南韵斋,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为清乾隆帝弘......
数年前,兴起的收藏热已由“方兴未艾”转入“波澜不惊”的忧态。在数以千万计的收藏老队伍中大多数人的心态已趋于稳定和成熟,覆盖全......
沈周《吴中奇境图卷》作于1500年他74岁时。纸本,画心(含沈周诗跋)纵35.3厘米,横430厘米,前有赵士桢“吴中奇境”篆书引首,后有吴大本、......
藏书印是中国人发明并发扬光大的“文房雅玩”之一。滥觞于西汉,盛于唐,兴于宋,至明清两代图书日富,藏书日繁,更替日频。历来藏书家无不......
<正>吴士鉴(1868-1934),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絅斋,号公詧,别署式溪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翰林......
<正>1900年,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敦煌,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篆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藏经洞进入了世界学术的视野。敦煌遗书的流散,......
“秣陵烟月:明末清初金陵绘画特展”遴选了南京博物院所藏绘画68件(套),分“金陵前贤”“金陵八家”“金陵别样”“金陵余绪”四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沈树镛(一八三一—一八七三),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斋号汉石经室、宝董室、灵寿花馆、校经庐等,松江府川沙城厢(今上海浦东新......
新安画派的画家寄情山水,主要师法倪瓒、黄公望等,在明末和清代的中国画坛中独放异彩。参与新安画派的人数众多,约有30余人,他们中......
<正>《四梅花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扬无咎(1097-1169)。常见对于他生平的描述一般都引自元末明初夏文彦撰《图绘宝鉴》的记载,即"......
<正>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有两位帝王出身的文学艺术家——李煜和赵佶。他们虽为亡国之君.治国无道.却在文学艺术史上成就斐然......
<正>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时期著名书画家。明弘治年间的《长乐县志》曾记载:"陈容,号所翁,官至朝散大夫,善画龙"。......
<正>二"宋迪"款《楷书华严经六十六卷》北宋画家宋迪没有作品存世,关于其人,《宣和画谱》卷十二有载:"文臣宋迪字复古,洛阳人,道之......
<正>历代书画作品,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们历来受到人们的钟爱和收藏,不论是皇家王室,还是达官显贵,不论......
<正>有一些真迹书画,被后人减(包括刮、割、挖、擦、洗等方法)去一些东西,或添上一些东西,如绘画本身上的一小部分,或款印、题跋、......
<正> 蒙上海博物馆出版部主任王运天先生之安排,为《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集》(以下简称《经典集》)......
20世纪80年代末,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指导下,从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了一幅元代大画家倪瓒......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始置金陵邑,此后,秣陵、建业、建康、......
在以往贬斥、批判'四王'(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各种文章和著作中,最一致、最集中的论点是'四王'......
<正>在阅读晚明清初相关书画鉴藏书目时,当时的许多鉴藏家都提到晋府之书画收藏,所藏书画碑帖不仅在晚明清初的北京地区广泛流传,......
<正>董其昌(1555-1637)是明代官场中的"天马",他因是万历皇帝的太子朱常洛的讲官,而仕途被世人看好。倘若太子登基了,他便成为皇帝......
印章是中国文化与审美的缩影之一。中国画的印章使用,则是中国画形式语言高度概括的结晶。但画与印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当我们上溯......
收藏家钱镜塘收藏一世,都是提得起,放得下,有进有出,川流不息。他之所以能不断以大的投资收藏越来越多的精品,仅靠家产祖业是不可......
<正>清代宫廷所刻法帖不下百余种,但比较著名和有影响的,是其中的几部丛帖。如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法帖》、《墨妙轩帖》、《重......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名闻遐迩,其实本期"古代作品"中《群峰晴雪图》则是北宋另一幅风格类似但画法迥异的杰作,值得赏读。此刻正在......
<正>以往对篆刻史的认识,多以文彭(一四九八—一五七三)为起始,至今不过五百年。而在文彭所处的明代中后期,其他艺术门类早已进入......
《米芾<研山铭>研究》论文集登录了启功、徐邦达、沈鹏、朱家(氵晋)、杨仁恺、史树青诸位老专家题赞手迹,以及曹宝麟等18位专家的......
<正>2008年9月,北京某藏家电话咨询沈阳故宫所藏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绘画作品一事。藏家提出曾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册中见到沈......
<正>上世纪60年代,我在成都一个冷摊上淘得一本印谱,封面题签为"隐簃印存"。这本印谱买到后就放在书架上,几十年来只是偶尔拿出来......
近年来,钤有"仲清所藏(白文)""仲清鉴藏(朱文)""明德"(朱文)三鉴藏印的多件古书画出现于私人收藏及各大拍卖场。笔者在某私人珍藏中见有此三鉴......
<正>"御题"系列鉴藏印章是指"御题图书府""御题翰墨林"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图书府""翰墨林""翰墨林鉴定章""翰墨林书画章""御题图书......
<正> 书画中作者本人的名款、题记、印章和他人的观款、题跋、收藏印鉴,对于我们鉴别古代书画真伪是非,其作用是仅次于书画本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