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2009年上半年已高达2万亿美元。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国际上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但持有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如为了兑换外币所投放的本币会造成国内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因为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形成“斯提格利茨怪圈”等等。2007-2008年海外金融市场所表现出的剧烈波动,给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国债市场和两房债券使中国所陷入的被动局面以及美元汇率走低更加说明外汇投资管理、保值增值的迫切性。为此,如何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成了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成为铜、铝、石油等矿产品的消费大国,而国内有限的矿产资源使得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这一“中国元素”一度成为国际期货市场投机者炒作的对象,造就了无数的商品资产投资富翁。为此,中国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诸如钢铁等非期货资源品种又被少数几个国际大集团所掌控,中国在资源供应上没有定价话语权,多次在谈判中陷入被动。这样,如何解决战略资源的安全性问题,如何降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本,也就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反映出外汇储备现有管理目标的局限性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第二个问题说明我们没有建立起战略资源安全体系或者对冲资源价格风险的免疫体系。本文正是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利用金融工程领域的资产配置方法和投资工具,兼顾国际收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以及计量实证分析方法给出了基于产业需求对外汇储备进行商品资产配置的具体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破传统外汇储备单纯追求投资收益的限制,纳入产业发展对商品资源需求的战略思想,将资源商品资产加入到外汇储备资产池中。外汇储备需要拓宽投资渠道、进行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而产业发展需要对商品资产进行储备、进行投资。这样,本文提出的基于产业需求的外汇储备商品资产配置既可以为本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又能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获取商品资产收益。第二,如何在资产配置中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体现国家对战略资源的长远需求是论文研究的一个关键。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找到价格冲击是衡量产业发展对资源需求安全性和持续性的关键指标,并将降低价格冲击作为外汇配置的重点,利用股票和期货两类资产为进口资源商品进行组合套期保值。该方法不仅突破了单纯利用期货为实物商品进行套期保值的传统限制,使得套期保值效率更高,从而可以很好地为资源价格波动建立免疫体系,而且将商品期货投资、商品股权投资两种方式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对各种方式孤立地进行投资。这样,能在控制商品资源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将外汇储备用于单纯购买海外资源、能源储备转向在即期和远期市场相结合的资产配置。第三,建立了反映中国资源供需特性的商品价格指数和套期保值-均值方差模型。本文通过资产配置要素分析,确立了追求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降低商品资源进口价格波动(冲击)两个投资目标,明确了外汇储备投资进行必要风险管理所必须控制的三个约束条件:流动性、安全性、资产可获得性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品价格指数和套期保值-均值方差模型。研究发现,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商品资产配置都可以在确保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的同时,实现对冲商品资源价格风险的目标。第四,证实了“中国元素”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并利用贝叶斯方法和资产可预测性相关理论,将货币政策作为一个预测变量加入资产配置中进行积极投资。无论是追踪本文构建的商品价格指数,还是按照构建的套期保值-均值方差模型方案投资,二者均属于被动投资,管理者不需要根据投资参数的变化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而积极投资则是主动利用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尤其利用是“中国元素”对于国际商品期货价格的重要影响这一投资信号对投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了较好的收益。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基于产业需求对外汇储备进行商品资产配置可以实现在兼顾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的同时为实体经济服务。不仅可以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获取大于外汇储备面临的机会成本的收益,确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而且可以平抑商品资源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确保产业发展对商品资源需求的安全性和持续性。若能在商品资产配置时考虑“中国元素”的影响,还能获得更好的商品投资收益,且往往能够超越传统证券的投资回报。总之,全文以满足产业需求和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为目标,以资产风险控制为约束,实现了从提高国家福利角度利用外汇储备为产业进口资源建立价格免疫体系的战略思路,拓宽了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投资渠道,提高了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这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