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化和教学实践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已将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追求。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是以实现“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为前提的,因此“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事实性知识的量的积累,更应以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记忆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思考事实、发展观念,即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本文在已有“观念建构”为本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高中生和高中教师进行了关于“化学基本观念”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促进“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为例开展“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实践,依据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在对教材内容以“观念”为核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促进“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并分别以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和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的四大平衡为教学案例进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建构学生的化学平衡观,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发现和解决“观念建构”为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观念建构”为本教学实践的效果分别进行活动表现评价和纸笔测验的教学评价。从教学评价结果来看,在化学教学中开展“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有其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但短期的“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说明进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是一项长期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策略促进学生观念的建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具体的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案例中合理利用相关策略进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实践。第二,对“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