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电针、手针、刺血、穴位注射四种针刺方法的镇痛后效应及其下丘脑机制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昆仑”穴为治疗穴位,采用电针、手针、刺血、穴位注射四种针法,采用放免、原位杂交等检测方法,观察了痛阈、下丘脑β-内啡肽(β-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及下丘脑原阿黑皮素(POMC)mRNA表达等指标在针刺后即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20小时5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及相互联系。 结果:四种针法均可使痛阈提高,其即时效应依次为电针、手针、刺血、穴位注射,且有不同程度的后效应。电针的镇痛效应在治疗后即时达到峰值,24小时消失,48小时、72小时又出现镇痛效应;其下丘脑β-EP含量升高、ACTH含量下降及POMCmRNA表达升高并与痛阈的变化有相关性;手针与电针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其β-EP、ACTH含量变化不如电针显著;穴位注射的镇痛效应持续到治疗后72小时,且在48小时达峰,下丘脑的ACTH含量与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刺血的镇痛效应在治疗后24小时消失,但从48小时又出现镇痛效应并持续到120小时,且在72小时镇痛效应较好,下丘脑β-EP、ACTH、POMCmRNA表达等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四种针法对AA大鼠均有镇痛的即时效应及后效应。电针、手针的镇痛效应及后效应可能通过使下丘脑β-EP升高、ACTH下降、POMCmRNA表达增强而实现;穴位注射可能通过降低下丘脑ACTH含量达到镇痛效应;刺血疗法可能通过下丘脑β-EP、ACTH、POMCmRNA表达以外的途径起到镇痛作用及其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