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是一种熟语性固定语,在古今汉语中大量存在。从目前各种汉语谚语类辞书的收条来看,其数量十分可观,多者达6万余条。现代汉语阶段,在这些数量浩繁的谚语里,有哪些仍然活跃在书面语和口语交际中,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特征,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经历了怎样的历时演变,其原因如何,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等这一系列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综观前贤时彦针对汉语谚语所做的研究工作,搜集整理并编辑工具书的成就十分显著的,但针对谚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则显薄弱,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少见。因此,本研究以国家语委“十一五”项目“现代汉语常用语表(草案)”中确定的2201条常用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就其性质、来源、类型、结构、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描写和研究,以期更清晰地展示和反映现代汉语中谚语的面貌。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梳理了历代对汉语谚语的研究状况。第四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列出本研究的语料来源。第二章“汉语谚语及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界定”,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汉语谚语概念认知的历时变化进行爬梳,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在对内、对外向度上考察谚语的结构和语义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由此对谚语的性质作出判断,认为谚语是表述人们经验或认知,用以引证述理,口语性较强的、相对固定的习用语句。同时对谚语与临时性句子和其他语类作出区分和辨识。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确定及提取的具体方法,划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588条一级常用谚语和1613条二级常用谚语。第三章“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来源及其类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平面对汉语谚语的来源进行考证,认为一级常用谚语的来源主要时期是近代,呈现出从晚唐五代至明清逐渐递增的趋势,并对这一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一级常用谚语历史来源整体数量变化及与语源形式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谚语,总是以结构凝固性强、语义变化小、在流传和使用上有较长的历时传承性和普遍性的谚语为主要来源。现代汉语常用谚语分为自源和外源两类,其中自源类又分为源于汉语共同语和方言,虽然这一类在一级常用谚语中占比很少,但却深入核心部分,充实和丰富了汉语谚语的来源层次和体系。第二部分对一级常用谚语的语义内容类型进行多极性分类和统计,认为现代汉语常用谚语已不再呈现谚语产生初期以农谚、生产谚为主的面貌,而以社会谚为主,社会谚在数量上强势性压倒自然谚,一跃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主流。社会谚和哲理谚中,还存在语义内容类型转移的现象,由此作出推测:只有经过语义的扩大和转移,从直接经验的表述转化为抽象的概括判断和哲学思辨式表达,自然谚才能发生类型转化,从而进入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行列。第四章“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谚语的节奏、格律和押韵三个方面对谚语的语音结构及特点进行考察和分析。首先,根据对谚语语节及语节中所包含字数的统计,文章发现谚语语条有以7字为分水岭的特殊现象,在此基础上,以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能力限制的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其次,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谚语韵律特征及谚语“格律化”倾向的考察,文章认为虽然谚语的韵律结构是句法、语义和韵律相互作用、互相约束的产物,但总体上更多地接受汉语韵律节奏规则的“管控”,表现出较为强烈的韵律音节组合的倾向性。再次,在突破传统押尾韵的研究范式,对一级常用谚语一一进行多类型押韵模式的考察和统计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押韵利用听觉对象的相似特征将语篇衔接起来。由此得出结论:谚语语音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在于说话人在组织话语结构生成谚语时,总是尽可能利用汉语的语音资源,使谚语的语音结构能更加显豁生动、增强话语连贯性和凸显信息焦点,以便于听话人更好地记忆和传播。第二部分考察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句法结构,根据结构层次将其分为单结构和复结构两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各类型的数量占比和结构形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据此总结出现代汉语常用谚语在结构类型上的四个特点:一、汉语谚语以复句为主导,而常用度对复句型谚语有反向抑制作用;二、紧缩句与汉语谚语具有高度适配性,充分体现形式对意义的承载作用;三、复句型谚语语义次类与汉语复句相比类型构成特殊,并列类居于高位,对举为特殊的句法手段;四、复句型汉语谚语关联标记多缺位省减,无标形式的意合为最主要的构造方式。此外,文章还从词汇和句法结构两个角度对常用谚语的变化类型加以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首先根据语义结构的层次把谚语分为组合性和整合性两类,指出组合性语义结构是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重要语义特征之一,整合性结构中的整体整合和部分整合两类,都是在隐喻和转喻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其次,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谚语语义的动态构建进行了分类型下的个案分析。第五章“现代汉语常用谚语的句法功能及元话语功能”,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谚语在更大句法结构或单位中的句法分布及其整体功能,将谚语的句法功能分为成句和构句两种。通过对筛选出的35条高频谚语在语料库中用例的穷尽性考察发现,成句是谚语的主要句法功能,构句是其次要功能,并且两者在充当各成分功能的程度上有所差异。不过无论谚语充当何种句法成分,都不是能充当该句法成分典型范畴中的成员,即谚语的构句功能与词相比,是非典型的。第二部分将谚语置于语篇的范域内,认为谚语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这两种元话语功能。其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话题结构、衔接连贯和证据来源来表现,人际功能主要通过明确表达和评价态度来表现。第六章“谚语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结构形式和语义两方面对谚语的发展演变追根溯源,分析演变的类型及其具体原因。第二部分概括出谚语演变的历程,并分别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阐述制约和影响谚语演变的主要因素,认为语言内部的原因主要是受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历时发展,不同语类之间的比附性转化以及相同格式或结构类推的影响;外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语体因素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