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外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导致年轻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脑外伤患者康复期选择居家照顾,由家属承担主要的照顾及康复工作。为使脑外伤患者障碍功能更好的恢复,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应该实现从医院到社区或家庭的无缝连接。为发挥优质护理的优势,扩大优质护理内涵,应对脑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国内对延续性护理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关于TBI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甚少,尚未形成较好的护理模式。延续护理的介入时间,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延续性护理的主体都是尚待讨论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适宜的脑外伤延续护理模式,以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真正回归社会和家庭,减轻照顾者负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延续性护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成为脑外伤延续性护理的核心问题。目的:1.编制脑外伤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2.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后肢体功能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3.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的影响。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专家咨询,编制脑外伤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问卷;对52名照顾者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s α系数、Spearman相关、专家评分评价、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2.方便抽样抽取重庆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脑外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离院患者100例,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照顾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照顾者予以出院前准备加出院后按计划电话回访健康教育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2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同时比较2组照顾者的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结果:1.脑外伤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问卷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重测信度(ICC=0.820)、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887)、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相关性(r>0.2)。2.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干预组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外伤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问卷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脑外伤照顾者评估其日常生活态度和知识。2.实施出院准备加出院后电话回访的延续性护理,能改善照顾者日常生活态度及知识,提高脑外伤后离院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