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港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进出口口岸之一,尤其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最为密切。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宣布青岛港为自由港,向世界各国开放。日本,抓住青岛港辟为自由港之机,与青岛港建立了贸易联系,并在德租青岛末期成为青岛港最大的贸易对象。经济势力的膨胀带来了日本的军事行动。1914年,日本利用“一战”之机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利用青岛港大肆掠夺山东地区的农矿资源。即使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青岛时期,日本的部分政治、经济机构依然存在,继续维持青岛港第一贸易国的地位。1938年,日本通过武力再次侵占青岛,将青岛港作为对华侵略的军事要塞和经济掠夺的门户。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撤离青岛,青岛港对日贸易全面衰落。近代青岛港对日贸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从时间上来看,青岛港对日贸易经历了德租青岛时期、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青岛时期以及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四个阶段,基本上贯穿了近代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从贸易额上来看,日本在1912年超过德国成为青岛港最大的贸易对象之后,维持了三十余年的首位,特别是在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基本垄断了青岛港的对外贸易;从青岛港与其它港口的对比来看,青岛港在德租末期成为仅次于大连、天津的北方第三大对日贸易口岸,1932年之后,大连处于伪满洲国的统治之下,青岛港上升至第二位;从影响上来看,通过青岛港与日本的贸易,大量的日本工业品进入我国,山东及其周边省份的土货则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日本,这势必对港口及其腹地的社会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农产品是青岛港对日出口的最重要的商品类别。其出口额远超煤炭、盐、工业品及其它杂货,居首位。青岛港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以粮油类、纺织纤维、禽畜类三大类为主。受供需关系、生产水平、自然条件、运输技术、农业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类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不断发生变化。在青岛港对日农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中,经营出口贸易的日商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日商通过发放种子、传授技术、贷款等方式,对山东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干预;另一方面,日商或直接设庄收购农产品,或通过华商进行收买,成为山东农产品流通中的最后一环。日商在棉花、花生、鸡蛋、牛肉、草帽辫等农产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形成垄断。在这种状态下,青岛港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山东农业资源的大量流失,对山东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农产品市场的变迁和农业经济的近代化,对青岛港的发展、青岛港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关系,对山东民族工业的发展,都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