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世界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设计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萌芽到兴盛也走过了共同的历程,成为当代视觉领域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本论文简要梳理了西方现代造型艺术和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流派走向和脉络,探讨了不断演进的创新性理念何以成为其原动力的理由。“艺术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现代视觉艺术领域中的极大拓展,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和动力之一。 西方社会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教育方面也走在我们前头,以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和发达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及教学思路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蓝本。论文在第一章论述了当代西方艺术设计院校在该方面的现状以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及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启迪。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引入现代设计基础课程——艺术构成学。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践,艺术构成课为我国大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对于当前而言,相当部分教材的内容和教法却相对保守缺乏更新,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这些无不与现代设计水平的突飞猛进不相符。本论文在第二章简述了中国设计基础教学的产生、发展水平、现状,以及与西方设计基础教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有针对性的收集部分设计基础课教材进行分析,提出了问题。 论文后半部分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中,试图探求现代艺术同现代设计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规律和“艺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它对于现代艺术和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尝试把这一思路运用于设计基础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启发“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加强学生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学习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基础教学思路。此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的进一步优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眼见和审美素养及动手动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