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朱文锋教授所创立的证素辨证体系,初步探索消化性溃疡病位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以及消化性溃疡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根据。 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14例,按照调查问卷所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其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消化性溃疡的证素分布规律。 结果:在本次研究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患病年龄主要分布于31~70岁人群;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职工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其次为退休人员;在饮食偏好上,饮酒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偏食辛辣。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发,且多处于溃疡活动期,溃疡大小以0.5-1.0cm为主,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率达42.06%。消化性溃疡主要病位证素在胃、脾、胃络、肝、大肠、心,而其中胃所占比例最高,为76.79%,脾所占比例次之,为57.74%,胃络、肝、大肠、心所占比例分别为27.38%、18.45%、5.36%、1.19%。其中,涉及单一病位证素的占41.07%,涉及双病位证素的占52.38%,涉及多病位的占6.55%。消化性溃疡的病性证素主要有热(41.07%)、气滞(33.93%)、气虚(30.95%)、血瘀(25.60%)、阴虚(22.02%)、湿(20.24%)、食积(5.36%)、阳虚(4.17%)、寒(3.57%)。不同性别的病位证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5),不同性别的病性证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93>0.05);不同年龄的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0、P=0.980);消化性溃疡的部位与其证素分布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20、P=0.983);消化性溃疡的大小与证素分布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19、P=0.738);消化性溃疡分期与病位证素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0.05),消化性溃疡分期与病性证素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967>0.05)。 结论:消化性溃疡病位证素主要在胃、脾。病位分布以单病性及双病性为主,多病性较少见。消化性溃疡的病性证素主要有热、气滞、气虚、血瘀、阴虚、湿、食积、阳虚、寒,其中,尤以热、气滞、血瘀为最多。病性证素以双病性为多,单一病性及多病性均属少数。通过对消化性溃疡证素分布相关因素的统计发现,不同性别的病位证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消化性溃疡分期与病位证素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年龄、HP感染、溃疡部位、溃疡大小与消化性溃疡均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