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罗马尼亚首都17中海外汉语独立教学点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运行模式以及在该运行模式的影响下汉语教学点的现状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该教学点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本案例研究为国际汉语教育提供了真实案例,为海外汉语独立教学点的发展与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采用质化案例研究方法。该教学点为主分析单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汉语学习的学生、学校、外部环境为4个次级分析单位。研究者采用访谈、观察、文件和实物收集等多元化的资料采集方法,同时采用建构类别、情境分析、建立备忘录的资料管理和分析方法,最终将研究成果以案例研究报告形式呈现。研究发现该教学点在为期3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由教学核心区域、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构成。区域内各个参与要素各司其职并相互联系,共同影响教学点的实际运行。在该运行模式下,教学点在教学和管理两方面呈现出若干现状,其成因与各参与要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海外汉语独立教学点(尤其是中小学汉语独立教学点)实际运作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认识罗马尼亚汉语教学现状,弥补现阶段罗马尼亚汉语教学研究资料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