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阶梯,课程又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教育是随着时代持续发展的,而课程也是不断演化的,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我国也不例外,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开展了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其中开始于2001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开展的最广泛、最全面、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模式上,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结构,学校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实施者与“传话筒”,而是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自主权。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利用本校、本社区、本地的优秀课程资源,在进行筛选及审查的基础上开发成课程既是发挥学校课程开发权力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变原有的“静态知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我国各个地方都有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乡土文化,将教育价值、传承价值高的乡土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然而目前,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应有的开发与利用,但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却得不到学校的重视。 本文基于已有理论,从理论上探讨如何基于乡土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原则,最后采用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案例学校怎样根据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怎样实施?开发的效果怎么样等问题,以期为其他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