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高中语文课堂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分享、互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点拨与引导,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更加注重对自由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的使用。这些改善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成果以及教师的成长。可是在实际教学或听课中,总是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课上完后让师生都感觉畅快淋漓,有的课上完后师生却均感觉味同嚼蜡。这不禁让笔者思考:只是师生间的频繁提问、回答是不是有效的互动?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还是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生成自身的意义?热热闹闹的自由讨论、小组合作是不是有效的互动?通过观课,笔者发现高中语文课堂依然存在师生互动方式单一,教师掌握互动主动权,教师独白代替学生体验感受,不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注重互动过程中意义的生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进而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于是笔者产生了调查研究这一问题的想法。立足于建构主义、对话教学、合作学习等理论,本论文认为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师生活动进行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师生是互动过程中的双主体,是“我——你”关系,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双向的、相互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是丰富的、多样的。本调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对笔者所在学校和济南市另一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各四个班一共八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改进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互动水平差异大、互动的基础不充分、互动不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互动的主体不均衡、互动后缺少必要的回顾反思等等。研究认为,教师师生互动的意识不强、课堂师生互动的氛围不浓、教师对文本重视得不够、教师对互主体性认识的欠缺都是造成师生互动低效或无效的原因。新形势下,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才能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最真的感受、最美的体验,生成和共享彼此的意义;也让教师体会到为人师的幸福感。笔者从研究者的角度提出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夯实互动的智性基础、营造互动的良性氛围、建立互动的动力机制、立足互动的课程依托、打造互动的实施平台、完善互动的反思途径。笔者希望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些策略可以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