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与植物相互作用,缓解盐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可行性策略。而很多生物功能并非单株微生物可以完成,必须依赖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微生物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效果。本研究筛选出无拮抗反应的混合菌株组合,评价其促生特性以及在盐碱胁迫下对苜蓿促生效果,为开发生物菌肥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菌株组合的筛选 通过菌株拮抗反应测试,共得到8个无拮抗现象的混合菌株,又通过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发芽实验以及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初步筛选到6个效果较好的混合菌株组合。分别为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LJL-12+LJL-5。 2.菌株组合促生特性分析 与各菌株单独培养相比,混合菌株组合产ACC脱氨酶、合成IAA、溶解无机磷以及固氮能力有所增强。ACC脱氨酶活性较强的菌株组合是LJL-11+MJM-11、LJL-11+C-7和C-7+MJM-11,与各自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L-Trp浓度为500μg/mL时,LJL-11+LJL-5、LJL-11+MJM-11、LJL-5+MJM-11、LJL-12+LJL-5的IAA合成量与其对应的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溶磷方面,除菌株组合C-7+MJM-11外,其余5个组合和其单菌株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菌株组合表现出较强的固氮能力,其中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与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 3.接种菌株组合对苜蓿的促生效果评价 与不施加 PGPR的对照组相比,单菌株和混合菌株组合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苜蓿生长。其中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和LJL-12+LJL-5促生效果显著(P<0.05)。地上干重分别增加了36.42%、39.74%、58.94%、43.05%、52.98%、47.02%;根干重分别增加了52.08%、56.25%、45.83%、64.58%、79.17%、68.75%。在营养品质方面,与对照组CK相比,菌株组合 C-7+MJM-11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积累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其粗蛋白含量为19.54%;接种菌株组合C-7+MJM-11苜蓿的磷含量增加最大。 4.接种菌株组合对苜蓿抗逆生理的影响 与单接种相比,接种菌株组合苜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菌株组合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LJL-12+LJL-5处理的植株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单接种以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各菌株处理与对照相比,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菌株组合和其单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