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际促生菌互作提高苜蓿抗盐碱能力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与植物相互作用,缓解盐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可行性策略。而很多生物功能并非单株微生物可以完成,必须依赖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微生物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效果。本研究筛选出无拮抗反应的混合菌株组合,评价其促生特性以及在盐碱胁迫下对苜蓿促生效果,为开发生物菌肥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菌株组合的筛选  通过菌株拮抗反应测试,共得到8个无拮抗现象的混合菌株,又通过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发芽实验以及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初步筛选到6个效果较好的混合菌株组合。分别为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LJL-12+LJL-5。  2.菌株组合促生特性分析  与各菌株单独培养相比,混合菌株组合产ACC脱氨酶、合成IAA、溶解无机磷以及固氮能力有所增强。ACC脱氨酶活性较强的菌株组合是LJL-11+MJM-11、LJL-11+C-7和C-7+MJM-11,与各自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L-Trp浓度为500μg/mL时,LJL-11+LJL-5、LJL-11+MJM-11、LJL-5+MJM-11、LJL-12+LJL-5的IAA合成量与其对应的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溶磷方面,除菌株组合C-7+MJM-11外,其余5个组合和其单菌株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菌株组合表现出较强的固氮能力,其中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与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  3.接种菌株组合对苜蓿的促生效果评价  与不施加 PGPR的对照组相比,单菌株和混合菌株组合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苜蓿生长。其中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和LJL-12+LJL-5促生效果显著(P<0.05)。地上干重分别增加了36.42%、39.74%、58.94%、43.05%、52.98%、47.02%;根干重分别增加了52.08%、56.25%、45.83%、64.58%、79.17%、68.75%。在营养品质方面,与对照组CK相比,菌株组合 C-7+MJM-11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积累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其粗蛋白含量为19.54%;接种菌株组合C-7+MJM-11苜蓿的磷含量增加最大。  4.接种菌株组合对苜蓿抗逆生理的影响  与单接种相比,接种菌株组合苜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菌株组合LJL-11+LJL-5、LJL-11+C-7、LJL-11+MJM-11、C-7+MJM-11、LJL-5+MJM-11、LJL-12+LJL-5处理的植株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单接种以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各菌株处理与对照相比,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菌株组合和其单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
其他文献
轴流式水力机械由于叶轮转子与外缘边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间漏这会降低机组的效率与稳定性,同时会引起压力脉动与空化。由于轴流式水力机械流场结构的复杂性,木文从简单的三维水翼出发展开叶顶间隙流动特性与间隙泄漏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比较了不同湍流模型下叶顶间隙泄漏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发现经过曲率修正的SST-CC模型在间隙泄漏涡的长度预测上具有一定优势,
学位
脉冲滴灌具有抗堵塞性能强、灌水均匀度高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应用。但现有的脉冲滴灌系统的发展受到系统造价、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滞后及可靠性等因素的制约,针对
水电站实现经济运行不仅是自身需要,也是目前电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大背景下,水电站的经济运行是水电企业能够成功上网的关键因素,而水电站
本文对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特性进行研究,为建立完善的滑坡涌浪对航道通航影响的预防评估系统提供坚实基础。在对三峡库区滑坡资料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库区土质滑坡、岩体滑坡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各行各业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增大,人类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各种水问题不断出现,洪涝、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