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pull-down技术和双向电泳两种技术来筛选乳源抗癌六肽(PGPIPN)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上的靶点蛋白(受体)并进行质谱分析鉴定。方法以PGPIPN的序列为参照,设计出了PGPIPN基因,以BamHI/XhoI为酶切位点,将PGPIPN基因构建到表达质粒载体pGEX-4T-l中,转化到E.coli BL21中,用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低温诱导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融合蛋白作为诱饵蛋白;从SKOV3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质作为捕获蛋白,运用GST pull-down技术,筛选出靶点蛋白质,运用SDS-PAGE电泳进行初步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PGPIPN孵育验证,最后切胶取目的条带进行电喷雾质谱分析;为了确保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鉴定,将从SKOV3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作为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并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PGPIPN进行孵育结合,取点进行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pull-down实验结果进行SDS-PAGE电泳后,硝酸银染色下可见两条清晰的条带,经对比分析后得到一条为诱饵蛋白,而另一条为目的条带;通过荧光标记肽孵育结合实验,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PGPIPN结合到该条带上,验证了受体的特异性;双向电泳实验中,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个荧光结合点;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pull-down实验结果的目的条带和双向电泳实验中的荧光点同时进行初步分析,鉴定出五种功能、性质相似的相关蛋白,分别为aldolase A、aldolase C、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delta isoform2、60S ribosomal protein L5、similar to F-box only protein2。结论筛选和鉴定了PGPIPN作用于卵巢癌细胞上的靶蛋白,为研究其抗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