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为肝癌高发国家。由于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病情变化快、生存期短,患者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预后极差,危险极大。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预防肝癌转移是治疗肝癌的关键所在。甲乙煎是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上对肝癌的诊治体会,并参考王旭高治肝大法和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中的用药经验所组成的方剂。该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肝癌H22淋巴道转移模型,观察甲乙煎对模型小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着重观察及讨论甲乙煎对肿瘤血管形成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4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甲乙煎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客观和准确的依据。方法:1动物分组SPF级雄性BALB/C小鼠75只,4~6周龄,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病理模型对照组,西药(5-Fu)对照组,甲乙煎小、中、大剂量组,每组各15只。2复制小鼠肝癌H22淋巴道转移模型复苏后的肝癌H22瘤株,注入4~6周龄BALB/C小鼠腹腔内,待7-10天后,小鼠腹围增至最大时,抽取腹水,按文献方法传代2-3次。之后,将腹围增至最大时的荷瘤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腹腔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5ml,再用一次性灭菌注射器抽取腹水。将收集的腹水经800转/分离心3分钟,弃上清,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108/ml,于各组小鼠左后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 05mI ( 5×106个/ml)。3给药自造模第2天开始给药。病理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0.3m1/只·天灌胃;西药(5-Fu)对照组以5-Fu 2.5mg/ml,0. 2m1/只·天腹腔注射;甲乙煎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以甲乙煎lg/ml、2g/ml、4g/ml,0.3m1/只·天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5天。4实验观察实验结束后第2天,各组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称重,取脾、胸腺及原发瘤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及抑瘤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癌H22细胞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局部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4表达的情况。结果:1甲乙煎低、中、高剂量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比较,其瘤重均显著减轻(P< 0.01);甲乙煎高剂量组的瘤重与甲乙煎低剂量组比较亦有显著减轻(P < 0.05 ) ;甲乙煎高剂量组与西药(5-Fu)对照组比较其瘤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甲乙煎低、中、高剂量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其局部瘤组织的侵袭和腘窝淋巴结转移程度有降低趋势,其中大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大中剂量组可使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西药5-Fu治疗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脾指数明显降低(P<0.01),而中药各治疗组则无此副作用。3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较,甲乙煎低、中、高剂量组的微血管密度(MVD)均明显降低(P < 0.01),西药5-Fu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的MVD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4对于VEGF的表达:甲乙煎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5-Fu组均显著弱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 < 0.05)。5对于flt-4的表达:甲乙煎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5-Fu组均显著弱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 < 0.05)。结论:1甲乙煎可以显著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且呈一定的量效趋势。2甲乙煎有减除肿瘤对宿主免疫器官的损害和抑制作用,且能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3甲乙煎可以显著减少荷瘤小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且呈一定的量效趋势。这说明甲乙煎抑制肝癌转移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血管生成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