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身体由青年蜕变成成年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很容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进行质疑和思考。现在社会上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除去外部压力因素,个体生命意义感缺失也是引发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一。现有生命意义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性别、年龄、经济、家庭教养等因素对于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影响,鲜有关注个体特征对其生命意义感的作用,而个体特征作为个体内部稳定因素,时刻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行为选择,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生命意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种种心理表现,旨在用定量方法探究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法,选取天津市10所高校168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及完美主义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完美主义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在完美主义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完美主义在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生命意义、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控制源四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p<0.01,p<0.05),并且完美主义可以预测个体生命意义水平。第三,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维度不但直接影响个体生命意义感,而且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这两个中介变量影响生命意义感,即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在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维度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