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评估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中人类MⅡ卵子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卵母细胞形态学特性对ICSI后胚胎质量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进一步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实验室如何在体外授精前进行卵子的选择,尤其当IVF中获得较少数量的卵子时提供明确的卵子质量标志物及临床上如何提高卵子质量方面提供有效的预测指标,最终达到提高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目的。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2011年5月-2012年2月所有需进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的患者,除外受到严重男性因素影响的夫妇。共54个周期,采用常规超促排卵长方案,获得了812个MⅡ卵子,将其分成三组进行观察,A组:正常卵子形态组;B组:卵子胞浆外异常组:碎第一极体、异常的第一极体(大型和或退化)、异常的透明带(很厚和或着色深)、大卵周间隙和异常的卵子外形(椭圆形卵子);C组:卵子胞浆内异常组:胞浆内粗颗粒、胞浆中心颗粒区、出现滑面内质网聚集成簇(SER)、空泡和折光体。将去除了卵丘和放射冠颗粒细胞的MⅡ卵子进行ICSI操作。在ICSI后对D2~D3卵裂期胚胎及D5/D6囊胚进行评估。在研究中,比较了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质量及囊胚形成率,由此评估人类MⅡ卵子形态的异常是否对胚胎发育及囊胚形成率有显著性的影响。结果:(1)A组正常形态的卵子其受精率、卵裂率分别是75.9%和93.4%,均高于B组胞浆外异常的卵子72.8%和90.7%以及C组胞浆内异常的卵子69.4%和83.4%,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正常形态的卵子的优质胚胎形成率和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B组(84.9%、30.7%vs51.8%、20.4%,P<0.05)和C组(84.9%、30.7%vs44.9%、10.2%,P<0.05)。(2)卵母细胞受精率降低与第一极体异常、卵周间隙增大和卵胞浆内出现空泡相关联。包括滑面内质网聚集在内的卵子胞浆内异常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下相关。所观察的其他MⅡ卵子形态学异常对受精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3)原核的形态受到大的卵周间隙、扩散的胞浆内粗颗粒和/或出现中心颗粒区的影响。所观察的其他MⅡ卵子形态学异常对原核形态没有显著性的影响。(4)异常形态(多空泡、粗颗粒或胞浆内碎片增多)的卵子,尤其是出现胞浆内中心颗粒区的卵子会发育为低质量的胚胎。与其它形态学异常的特征相比,这种卵子的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有显著性降低。(OR2.26,95%CI1.25–4.08)(5)一个新的胚胎评分系统包括了卵子的不同形态学特征,这个评分系统与囊胚形成率的评估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每个卵子异常形态特点获得的优势比来达到至少一种结局,计算出MⅡ卵子形态学(MOMS)评分。MOMS与女性的年龄、基础FSH值和临床结局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1)ICSI的结局与获得卵子的质量密切相关。(2)行ICSI之前的卵母细胞形态学评估有助于确定卵子具有更高的发育潜能。(3)将卵子、受精卵、胚胎的形态学特性与胚胎及囊胚的评分系统相结合,有助于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4)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MⅡ卵子的形态学特征是否对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的影响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