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输变电设备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开发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及变电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要对电力线路及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时、定点的巡检,并对运行状况及各种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作为日后检修维护的依据。输变电设备巡检是保证输变电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工作。通过巡视检查来掌握线路和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备缺陷和危险线路安全的隐患,提出具体检修意见,以便及时消除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或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保证输变电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 在以往的输变电设备巡检中,大多采用人工纸介质手工记录、账本保存的巡检方式,这种巡检方式比较落后。随着电力系统对自动化程度要求的提高,电力巡检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便携式电力巡检系统是目前发展较快且技术新颖的巡检手段。便携式巡检系统由条形码或信息钮标识电力设备,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移动采集设备信息,并上传后台管理计算机,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巡检结果进行管理,成功实现巡检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在电力设备上安装条形码或信息钮,一旦条形码或信息钮缺失将对工作造成影响。 基于GPS的输变电设备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是结合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掌上电脑实现的新型应用系统。该系统利用GPS实现输电线路杆塔以及变电设备的定位,取代原来在线路中不便安装与维护的条形码或信息钮,由掌上电脑移动采集数据信息,结合上位机管理软件形成完整的缺陷报表,可有效监督巡检人员工作情况,确保巡检到位率,同时使巡检设备的参数更具实时性和准确性,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GPS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对其硬件组成及软件开发分别进行介绍,并对掌上电脑进行开发,使其能够跟后台数据库进行实时连接。所有软件的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其他文献
该文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 在铝电解槽槽壳及摇篮架的整体模型中,考虑槽壳材料弹塑性和槽壳与摇篮架之间接触的两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与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反映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水平。随着分布式电源尤其是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接入比例越来越高,其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尝试将鲁棒设计的概念引入船舶的结构设计,并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综合分析了目前已有的鲁棒设计方法,如田口设计方法、响应面法、Wei Chen的方法、最坏情况分析法、角空间评
该文主要着眼于无穷远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对于此类问题主要的处理方法有三种,即计算区域截断处理、使用取值范围为无界区域的基函数作为谱方法展开的展开基、使用座标变化方
胜华化工公司炼化钢平台施工完毕后,平台整体倾斜过大.业主提出,因生产急需,希望能临时投产.基于此,本文对此病态炼化钢平台进行了结构可靠性的分析与评价.运用线性随机振动
电磁干扰的预测方法和抑制手段已成为电磁兼容方面研究的重点。预测外施电磁场对传输线的电磁干扰时,传统的测试需要高昂的试验成本,一种新的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需要被提出。然
本论文主要阐述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借助于微软的MFC类库及DOLI系统函数库,应用多线程、Win32串行通信、面向对象等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对W
非贯通细观节理岩石是工程中常见的岩体,其力学特性是工程界和理论研究者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非贯通节理介质细观演化的CT实验[1](陈蕴生,2001)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