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两种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类,其中显微瘤颈夹闭术147例,血管内栓塞术94例。通过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对治疗方式、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动脉瘤尺寸、部位、数量、Hunt分级、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研究,明确其对脑血管痉挛、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住院死亡率和出院评分的影响,找出影响脑血管痉挛及预后的危险因子。结果在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术组中,100%的病例发生了脑血管痉挛,76.2%的病例发生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在血管内栓塞组中,90.4%的病例发生了脑血管痉挛,35.1%发生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夹闭术组的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显著差于栓塞组。两组的住院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年龄大于50岁,动脉瘤小于等于10mm, Fisher分级3、4级,Hunt分级Ⅲ、Ⅳ、Ⅴ级,是影响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危险因子;监护时间<3天、监护时间3-7天及监护时间>7天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子包括夹闭术,Hunt分级Ⅱ、Ⅲ、Ⅳ、Ⅴ级,Fisher分级3、4级,监护时间3-7天及大于7天。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样本量的关系无法统计。院内死亡率的显著性危险因子包括年龄大于50岁,动脉瘤位于后循环, Fisher分级4级,监护时间大于7天。结论我们的非随机回顾性研究显示,和显微瘤颈夹闭术比较,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所致脑血管痉挛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均较轻,两者院内死亡率一致。目的研究术前两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出血/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41例共49个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300mg术前口服三天)9例,术前负荷剂量治疗(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麻醉前顿服)32例。通过X2检验、Fisher检验,对性别、年龄、体重、入院时高血压、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迟发性颅内出血、症状性缺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出血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22.2%,2/9)和负荷剂量组(0%,0/32)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4)。2例出血均在24小时内发生,均为女性。两组在症状性脑缺血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口服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降低亚洲人种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并发症,且不会增加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