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溻渍治疗产后痹(致密性髂骨炎)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hdceh986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对产后痹(致密性髂骨炎)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产后痹(致密性髂骨炎)气血两虚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基础治疗加中药溻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验证中药溻渍对产后痹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4天的治疗后,统计学分析得出,在疾病疗效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7%。在改善中医证候的方面,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7%,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药溻渍能明显改善产后痹(致密性髂骨炎)气血两虚证患者的症状、体征。结论:中药溻渍可有效治疗产后痹(致密性髂骨炎)气血两虚证,临床疗效显著,中药溻渍属于局部治疗,它直接作用于患处,避免药物通过机体代谢而到达患处,使药效更加快速更加直接,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组胺依赖性瘙痒及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的小鼠模型,评价小鼠行为学变化;针刺小鼠的选定穴位,评价针刺对两种不同瘙痒机制的疗效区别,检测小鼠血中5-羟色胺(5-HT)及内啡肽(EP)水平
目的:运用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观察通痹汤熏洗联合针刺对糖尿病足患者(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影响,做出客观性的研究,以肯定通痹汤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l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
目的:通过建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小鼠模型,经过芪连温胆汤干预治疗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改变,小鼠胃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情况、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以及胃黏膜NF-κB p65、IκB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芪连温胆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PF级6-8周龄BalB/c小鼠60只,根据雌雄各半随机分
目的:(1)观察蒲金口服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表现和髓鞘相关抑制因子(myelin associated inhibitory factors,MAIFs)受体中勿动蛋白受体(nogo receptor,NgR)和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的影响。(2)比较不同剂量蒲金口服液、银杏叶提取物和不同时期干预对早产PVL大
目的:本课题立足于现代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对玉仙归芍散对肾病综合征缓解期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探索中医药合理的组方和灵活的剂型对肾病综合征缓解期患者
  目的:通过对《温病条辨·中焦篇》方药的研究,总结温病大师吴鞠通在治疗中焦温病(脾胃病)方面的用药规律,指导现代中医医师遣方用药,使今后脾胃部位的温病用药更合理,更有效,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