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对翻译的定义有无穷之多。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涉及的因素很多。传统上的翻译活动一直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因而翻译研究一直以文本关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其对忠实性原则的遵循使译者总是处于“忠实”与“叛逆”两难的境地。意大利古谚“翻译者,反叛也”道出了文学翻译的两难境地:创造性与叛逆并存。
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学者对创造性叛逆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对此研究的广泛性与其深刻意义所在。“创造性叛逆”让我们从更广的层面思考翻译的本质和特征。在创造性叛逆中突出地体现出了源语文化和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互动、交流等。林纾和庞德是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他们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有语言方面的原因,更是文化差异的显现。
随着“文化转向”成为二十世纪末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美学或语言学的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跳出关注译作与原作的“对等”的圈子,采用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对译作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译文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不同文化交流时的差异、碰撞和扭曲等。
本文以文化学派翻译观(主要是多元系统理论,重写理论和操纵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将林纾和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各自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分析,试图从多个角度去阐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及其研究价值,为重新认识与研究林纾和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期待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