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蛋白-1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和调节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窝是终末分化的上皮细胞表面质膜的一个小区.小窝蛋白-1是一种膜整合蛋白,是介导小窝形成及行使其功能的重要成分.小窝蛋白-1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通过调节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活性,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血管发生、精子发生以及精子获能等生理过程.该实验以小鼠为材料,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首次检测了小窝蛋白-1基因在小鼠刊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并利用假孕、延迟着床、人工蜕膜化及激素处理等模型研究小窝蛋白-1基因在子宫中的表达与调节.总之,小窝蛋白-1可能通过影响妊娠过程中的血流量和血管发生,在小鼠的胚胎着床和培膜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试验对2001年自牡丹江分离的森林脑炎病毒(TBEV)MDJ-01株进行了鉴定以及生物学性状和核苷酸全序列的测定的研究。整个试验以1953年分离的TBEV森张株为对照。 TBEVMDJ-01株
鸡大肠杆菌病是鸡最常见和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引起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输卵管炎和滑膜炎、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眼炎等一系列病症。随着我国养禽业集
本研究应用核酸探针和PCR方法,对由本室构建的共表达新城疫病毒F和传染性囊病毒VP0蛋白的多价重组鸡痘病毒vFV282进行了鉴定。 以源于含鸡新城疫病毒(NDV)四平株F基因重组
玉米赤霉醇属于雷索酸内酯类物质,同类物质还有β-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等,均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人体和动物健康可产生极
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和女译者。然而不是所有的女性创作者都具有性别意识。本文以我国女翻译家张玲为对象,从其翻译选材的标准、作者的思想观念、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