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和重要资源之一,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大,其污染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丝状真菌做为土壤中一类特殊的真菌,不仅能稳定的生长,且其独特的生长方式能够大面积的与污染物接触,为其更有效的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必要条件。本研究对长期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对所分离丝状真菌进行生长特性的研究,并测定丝状真菌漆酶活性在降解原油前后的变化、丝状真菌漆酶活性在降解原油前后的变化、真菌在液体培养和土壤条件下对石油的降解效果分析以及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利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14种真菌,通过对丝状真菌的菌落、菌丝形态的观察、生理生化性质的测定及ITS序列的测定,鉴定结果如下:1号Fusarium sp. shz-2.27(镰刀霉),2号Bionectria ochroleuca strain QLF68(生赤壳属),3号Fungal sp. ZH K1-1(真菌),4号Stachybotrys sp. OY4307(葡萄穗酶菌),5号Fusarium chlamydosporum(镰刀霉),6号Fungal endophyte(植物内生菌),7号Aspergillus terreus(土曲霉),8号Fusarium equiseti(镰刀霉),D1 Fusarium acuminatum strain NRRL 54218(锐顶镰刀),D2 Actinomucor elegans(毛霉),D3 Fusarium oxysporum strain Z11(尖孢镰刀霉),D41和D51 Fusarium solani isolate DB-30、Fusarium solani strain YS-54, D52 Fusarium sp. Lu6-3 XZ-2010(镰刀霉)在基础培养基中,1号真菌的生长速率最大,2号和7号生长速率最小。D51和D52在pH6.0的条件下生长速率最大,3号、5号、6号、8号和D1则在碱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高于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其它真菌在中性环境中生长较快。1%NaCl的胁迫下,8号、D51生长速率最大,7号的生长速率不受NaCl浓度的影响,其它真菌则随着环境中盐浓度的增大而生长速度减慢。1号、5号、8号和D2在N、P比值为5:1时的生长速度最快,真菌的生长在N、P比值小于5:1时不能够成影响真菌生长速率的主要因素。液体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真菌菌丝的干重先增大后减小,1号、3号、6号和D1漆酶产量很低,2号真菌漆酶产量从第7天开始不断增加,7号、D41、D51漆酶产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5号、8号、D2和D3这4种真菌漆酶的产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2漆酶的产量最高,为216.45IU。液体培养条件下真菌漆酶的产量可能与真菌产漆酶的方式有关。在液体条件下,D52对原油具有较强的降解效率,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烃降解能力的真菌有:1号、2号、3号、4号、D1、D2、D3;具有降解支链烷烃能力的真菌有:2号、3号、4号、5号;D1、D2、D3还分别具有C16及C26的降解能力、C15和C16直连烷烃的降解能力、C15和C16以及大分子量的C23和C27直连烷烃的能力;D51具有降解C15的直连烷烃的能力;其余真菌降解后的原油中C18~C29具有较大幅的减少不同的丝状真菌菌种的漆酶产量与降解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同一菌种之间,D2、D51的漆酶活性与原油的降解率呈明显的正相关,3号真菌的降解率与漆酶活性呈负相关。由于土壤中石油有机物含量与原油不同,丝状真菌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效果低于液体培养条件下对原油的降解效率。D52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30.44%,比液体培养条件下原油的降解率低33.83%,2号、8号、D1、D2也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石油降解效果。通过实验综合分析,得到5株对油污土壤具有较好修复能力的丝状真菌,这些真菌的本土生物强化对土壤的干扰性小,且具有一定的石油降解能力。经2号菌处理后的土壤,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土壤的脲酶活性表明,本土微生物的强化对土壤微生物并没有显著的影响;2号、D1、D2修复后土壤中的土壤转化酶活性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D52的添加会对土壤的转化酶活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