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道教与南朝山水文学进行了探讨。南朝山水文学上承魏晋,下启唐宋,它的兴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对于南朝山水文学的兴盛,道教的传播与盛行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道教对南朝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道教徒们的山林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南朝山水生活的广泛化,道教基于其宗教本质对自然山水形态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山水内涵的深刻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的山水热情,由此开启了一时之山水审视的新风尚。此外,在道教的影响下南朝山水文学还呈现出新型的主客体关系以及文学创作形式。这些对南朝山水文学的成熟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道教与南朝文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众多道教信仰世家以及大量有着道教信仰或者道教信仰倾向的文人的存在正反映了道教与文人的密切联系,而文人与道士之间的频繁交往、新道教实践对文人的生命感召更是表明道教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限于单纯的宗教信仰层面上,他们更多的是把对道教及其宗教思想理念的探索与追寻作为一个重要精神旨趣所在。从具体的南朝山水文学作品来看,山水与仙道的圆融、自然与养生的契合、守志与隐逸的互渗都是道教影响的充分体现,这既是源于道教思想理念对南朝文人精神旨趣的迎合,同时也是基于南朝山水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道教元素的融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南朝山水文学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为南朝山水文学开拓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是南朝山水文学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