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北京市元大都公园为试验点,通过平皿沉降法对公园内所选样地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全年监测,并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年内变化动态、日变化动态,不同林种绿地中空气微生物浓度,不同空间结构绿地中空气微生物浓度,绿地中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水平变化梯度,环境因子对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影响以及绿地的减菌效应,还讨论了空气颗粒物与空气微生物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北京市绿地空气细菌浓度日变化动态,秋季从8:00~16:00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呈“U”型,早晚高,正午低;夏季呈“M”型,9:00和17:00出现峰值。空气霉菌浓度,秋季呈单峰曲线,10:00达到一天的最高峰值;春季呈现出双峰形,在9:00~11:00和17:00出现峰值;夏季7:00~13:00持续下降,13:00~17:00升高,17:00~19:00又显著降低。空气放线菌浓度,秋季日变化动态为8:00~12:00持续升高,12:00出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个别绿地16:00~18:00略有升高;春季表现为双峰形,分别在9:00和17:00出现峰值;夏季与秋季基本相似。●北京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随月份不同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空气细菌浓度的年动态变化基本上呈双峰曲线,11月和5、6月浓度较高,其它月份相对较低;空气霉菌浓度呈现三峰值曲线,峰值出现在10~11月、3月、6月;空气放线菌浓度呈现单峰值规律,10月、11月出现峰值。●在不同空间结构绿地空气细菌浓度对比中,总体上是广场型空地最高,草坪次之。说明绿地对空气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同时证明草坪这种绿量很低的绿化方式对绿地空气细菌的降低作用比较有限。●城市绿地在降低空气细菌方面作用最强,其水平变化梯度表现为从绿地边缘到绿地内15m处呈现逐步递减趋势,15m之后浓度变化平缓,无显著的差异性。霉菌浓度则表现为从林缘处到林内15m处递增,15m之后变化较小。放线菌浓度则是距林缘5m处形成浓度峰值。●通过对城市绿地水平方向上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多重比较发现,能起到较好抑菌作用的林地宽度应该大于30m。假设绿地形状是矩形,城市绿地能起到最好的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的面积应该>900m2;如果绿地形状为圆形,那么这一面积应该>706.5m2。●城市绿地在降低空气总微生物浓度和细菌浓度作用非常明显,而在减少空气霉菌和放线菌浓度的作用不很明显。对总微生物浓度和细菌浓度作用最为显著的时间是7、8、9月,6、10月次之。7、8、9月各绿地减低空气总微生物浓度大多为65%以上,减低空气细菌浓度可达70%以上。而6、10月则为40%和45%。绿地减少霉菌的效果在7、8月较好,达到60%以上,而6、9、10月仅为20%左右,其他月份则几乎不表现正的减菌效应。●空气颗粒物浓度对空气微生物浓度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可作为空气微生物的载体、营养源、保护体,通过对二者的关系分析得出:TSP、PM10与微生物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M2.5、PM1与空气微生物浓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