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碱性磷酸酶 ALP、谷氨酰转肽酶 GGT)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从上述指标中筛选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肝功能客观量化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病案室查阅近五年的病历资料,以及记录新华中医院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近三年的门诊病历。将符合标准的 187个病例按照中医诊断标准分为三组(气滞血瘀组、湿热血瘀组、脾虚血瘀组),记录每个住院病人第一次肝功能检测以及门诊病人确诊时肝功能检测的数据,包括基本资料、乙肝五项、AST、ALT、ALP、GGT、TBIL、DBIL等,输入 Excell,建立数据库,应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找出肝炎后肝硬化各证候与各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   结果:部分肝功能指标与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存在相似性,临床研究显示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证型分布频率按照降序依次为: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血瘀证,结果显示:四项指标( AST、ALT、TBIL、DBIL)在气滞血瘀组中最低,湿热血瘀证的 AST、ALT、TBIL、DBIL均高于其他证型。   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血瘀证;AST、ALT、TBIL、DBIL与肝炎后肝硬化湿热血瘀证相关性最强,表明二者之间的存在联系;ALP 和 GGT 与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埋线刺络法治疗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综合疗法(埋线刺络加半量柳氮磺胺吡啶)能否使AS患者更大获益。   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
  目的: 评价软肝丸治疗肝硬化(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影响,进一步证实软肝丸治疗肝硬化的疗效,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方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太白鸡矢藤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血液中的IL-1和TNF-α的影响,并以之与雷公藤组大鼠进行对比,为太白鸡矢藤治疗RA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方法:将成
几年前我到祁连山下采访,那里的牧民都知道,山顶上的积雪一年比一年少,是气候变暖的结果。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最新报告,近40年来,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面积缩减了约6860平方公里。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了0.6℃至0.7℃,未来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有可能上升1.4℃至5.8℃!气候变化一方面加剧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甚至江河断流;另一方面的威胁是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到2050年,全球变
目的:研究自拟方十味固肠汤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将脾虚肝郁型功能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皆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