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和变革。在不同的制度和社会形态下,教育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履行着具有时代特征的责任,为当时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而服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且很快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从而结束了长期以往的人才短缺时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劳动力过剩的趋势。西方学者将这种受教育者超过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失衡现象称之为“过度教育”,过度教育概念由此产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高等学校经过10余年扩招,毛入学率超过了23%,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平稳过渡。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应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否则社会无法向骤增的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就业困难。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该年度全国高校初次就业率为64.7%;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增至280万,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为61.3%,高职专科学校为40%;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5%;2008年就业率再次下降,为85%(不包括就业后又迅速失业的)。可以看出,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过度教育现象逐渐凸显。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不仅对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还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教育过度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度教育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调节机制十分完善,且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趋于现代化,所以他们的过度教育是一种实际的总量过度,而我国的教育过度更多的属于结构性教育过度。本文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入手,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描述,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市场化”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大众化”背景下的过度教育现象—“就业难”。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总量过度,但更多的表现为结构性过度,即劳动力市场面临大学生过度供给和短缺的双重局面。虽然广大人民群众仍然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但是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角度来讲,由于高等教育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所以表现出总量的过度;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很大的空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制度“市场化”的高节奏的压力下,更多的应该是结构方面的教育过度。接着,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流动状况进行了分析,证实了上面的结论,即我国过度教育最主要的表现是结构性过度。为了有效的解决结构性过度教育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首先,在教育的供给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教育,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其次,在就业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再次,在劳动市场的需求方面,尽快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就业市场对高层次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发挥创造条件。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教育改革和就业形势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问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采用国家包分配的体制,大学生毕业时几乎不会为自己的工作问题担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大学生就业也相应进入市场化阶段,竞争机制自然被引入了就业市场,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规模迅速扩大,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转变、市场机制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后,因此,就业市场供给不平衡、就业难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笔者在阐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关系的基础上,运用过度教育理论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探索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运用实证分析有效地证实了理论分析,然后进一步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